广东梅州-东山书院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18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嘉应文风鼎盛,喜学重教,自宋代创设元城书院以来,明清两代更先后建有八所书院。今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山书院,是我市遗存的唯一古书院,原为知州王者辅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所建,同治年间毁于大火后重修。1903年黄遵宪在此筹建东山初级师范学堂。1913年叶则愚等又创建东山中学,出了个叶剑英元帅,打倒四人帮,拯救中华,应验了清代爱国志士丘逢甲所拟的唯一“东山”长联: 东下即天堑长江,淘不尽千古英雄,闲气钟人,伏处在草庐,谈道读经,海滨尚有无双士; 山中知盛朝甲子,等养成一门将相,奇才应用,肃清遍寰宇,崇文尚武,儒行终能溢九州。 无独有偶,湖南湘乡县也有个东山书院,保存至今,改学堂后,革命领袖毛泽东曾在此就读,并出了个陈赓大将。一样东山,一样伟人,怎能不惊叹天地造化的唯一神工! 《东山书院》匾额文革中遭毁后,唯一惊动叶帅。1986年香港嘉应商会会长刘锦庆回忆说:“叶帅回来后指着被毁的《东山书院》匾额对周围的人说:‘这难道也是四旧!’道出了叶帅对四人帮毁坏文物的极大义愤。”(见《侨声》) 嘉应州有如此多的书院,而历代担任书院主讲(院长)的其人其事,史书几乎付之缺如,唯一例外的是黄莘田(名尔任,黄遵宪伯公)。《嘉应州志》说他“所学以程、朱为宗……主讲东山书院,汲汲引掖后进。有所请托,虽重金弗屑也。”两广总督张之洞说他“经史未尝释手,名场久不动心”,“市药布伯休之惠,妇孺皆知;泽枯行尧叟之仁,幽明共感。”(见《万事好庐诗钞》)可见他是一位很有骨气、师德高尚、乐善好施、不慕名利的山长(院长)。 东山书院是嘉应文风鼎盛、喜学重教的一种象征。自宋代以来,梅州范围内私塾、书院等遍及城乡,有“十室之邑,必有一校”之说。据考证,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当时嘉应知州王者辅任内所建,建筑占地1642平方米,建筑面积2655.5平方米。同治年间(1862—1875)毁于大火,后于嘉庆二十四年(1820年)重修,此为历史上第一次重修;1904年,爱国诗人、著名外交家、教育家和维新变法先驱黄遵宪返乡后倡导新学,集资修复东山书院,在此筹建“东山初级师范学堂”,专聘学问深而思想新者为师,培养爱国兴邦人士,此为历史上的第二次重修。 东山书院是传播进步思想、培育一代英才的地方,这里走出了叱咤风云的一代儒帅叶剑英。叶剑英在东山书院亲手创办了全国重点学校——东山中学的前身“梅县私立东山中学”。1912年叶剑英进入梅县务本中学读书,1913年他积极参加反对校长欺压学生的学潮,并与进步师生一起退出务本中学,在“东山书院”创建了梅县私立东山中学。期间,叶剑英品学兼优,连续两届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叶剑英在校长、老师的带领下,团结同学,自己制作教学用具,勤俭办学。几十年后,叶剑英在纪念母校校庆的贺词中曾写下回忆当年创办东山中学情况的一段激扬文字: “东山,是被初升的旭日光芒照耀的地方……四十四个年头,年年桃李,岁岁芬芳。四十四年前,我们为了反对官方派来的校长,毅然从北门外搬到叶家祠堂,不久,又搬到东山书院,新建起自己的书房。这就是母校的来历,是老同学反对官方势力,不怕艰苦的首创。” 从东山书院走出了一代代爱国兴邦之士,应验了清代爱国志士丘逢甲所拟的“东山”长联: 东下即天堑长江,淘不尽千古英雄,闲气钟人,伏处在草庐,谈道读经,海滨尚有无双士;山中知盛朝甲子,等养成一门将相,奇才应用,肃清遍寰宇,崇文尚武,儒行终能溢九州。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桂山书院
- 下一篇:“心学”诞生地-象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