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交通 >

千年漕运:留给江苏的丰厚积淀(4)


    
    《黄埠墩》
    
    苏州阖闾城水门盘门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纵向沟通海河、淮河、黄河、长江与钱塘江五大水系,从此漕运进入大运河时代,漕运制度也开始逐步成熟。扬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顾风说,从那时起,江苏便在千余年的时光里处于漕运中枢地位。一方面,漕粮最主要产地是苏南和浙北,江淮地区对于首都长安之类的大型城市的供粮、官员俸禄的支付和守边将士的军粮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江苏是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又是黄河、淮河、运河、长江同时流经的省份;另外,漕运的指挥中心和仓储中心也多数处于江苏境内。
    据顾风介绍,唐代在中央设江淮、河南转运都使管理东南各道(类似现在的省)漕运,最高运量为400万石。高宗时规定,江南漕船于每年2月到扬州集中,一起向洛阳进发,有时雨季来迟,粮船需在扬州盘桓一两个月,正常情况下,漕船运粮到洛阳需半年时间。据说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多次“巡幸”东都洛阳,一个重要原因是东去就食,缩短漕运路程,降低漕运成本。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关中大灾,大臣一再请求迁都洛阳,中宗气愤地说:“岂有逐粮天子耶?”
    北宋漕线较隋唐缩短近半,其漕运量为中国漕运史之最,常年稳定在600万石,最高达800万石。宋代在常州设江浙、荆湖、广西、福建路都转运使司,专门承办漕运事务,每年漕米分别运到真、扬、楚、泗四州(治所分别在现在仪征、扬州、淮安、盱眙)的转搬仓,待三四月运河水涨时再运往汴京。
    元代主要的漕运方式是海运,由南北两大组织承办。南方的是海道都漕运万户府,设于平江(今苏州),北方的“接运”系统在直沽(今天津)。而海运路线则是从常熟一带的刘家港出发,沿海岸线直至天津。更重要的是,元代把隋唐大运河截弯取直,京杭大运河自此横穿出世,开明清两代漕运新辉煌,年漕运量定额为400万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