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交通 >

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9)

(四) 陕南的水上运输 
    汉江是陕南最大的河流,也是最重要的航运通道。唐代曾经几次启用这条水上通道,运送江 淮地区的物资。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很快河淮之间的广大地区为叛军占据,京师长安城随之 陷落。玄宗皇帝李隆基出逃到四川成都,宣布退位;他的儿子李亨在灵武(在今宁夏银川平 原)继位,筹划收复京师。 
    当时肃宗仓促召集人马,财赋粮草都毫无准备,急需补给。可是,当时黄河、渭河这条运输 通道,已经被安禄山控制;东南的蓝田武关一道,也被叛军阻塞,很难把江淮地区的财赋物 资运送到灵武。正当这一困难时期,北海太守贺兰进明派遣手下的录事参军第五琦,在至德 元年八月,到四川去觐见已经退位成为太上皇的唐玄宗李隆基,第五琦向李隆基毛遂自荐, 出马为朝廷解决江淮财赋的运输问题。唐玄宗闻之龙颜大悦,马上给第五琦委派了个“江淮 租运使”的头衔,让他放手去搞运输。可是,玄宗本来就是在李亨的逼迫下不得不退下帝位 的,唐肃宗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假若得不到肃宗的认可,玄宗给第五琦委 任的这个头衔不仅毫无意义,还会招惹来麻烦。于是,第五琦又在同年十月,特地赶到灵武 ,重新向肃宗兜售他的运输方案。肃宗对此,正是求之不得,随即便任命第五琦为“山南等 五道节度使”,让他赶快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实施。 
    第五琦的运输办法,是避开叛军控制的河渭通道和蓝田武关道,把江淮地区征收的租庸物资 一律折买为便于运输的轻货,溯长江入汉水,一直水运到洋川郡(洋州),也就是现在的陕 西西乡县附近;然后再改从陆运,越过秦岭,运送到扶风郡(岐州),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凤 翔;然后再转运到肃宗所在的灵武。第五琦这一转运方案,很快为唐肃宗解决了财政危机, 对最后击败叛军,收复都城长安,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20]卷218,卷219 。至德二年九月,肃宗收复长安城以后,这条运道也随之失去了继续使用的意义。 
    唐德宗建中四年,朱氵此在长安反叛,德宗仓惶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翌年,光启元年二月,德宗又再逃往汉中 。这时,江淮一带的贡赋,又一次源源不断地从荆襄地区运送到汉中据刘等《旧唐书》卷131《李皋传》;又据赵元一《奉天录》(商务印书馆1937 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排印《指海》本)卷2、卷3。。这些贡赋也应当是利用汉江水道来运输。但是,这次德宗在兴元的时间,仍然很短 。 唐德宗二月到汉中,六月就启程返回长安了,前后只有4个多月时间。与此相应,这次朝 廷在汉江航道上大规模组织实施水运的时间,最多也只能有4个多月。 
    至唐末,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黄巢攻陷长安城,僖宗逃往到四川。中和元年春行至兴 元,七月抵达成都。直到光启元年正月才离开四川,返回长安。这次唐僖宗在成都滞留前后 将近4年。在这一期间,东部各地可以征收来的贡赋,都通过山南东道的均州向四川转运 [21]卷42《冯行袭传》。均州在今湖北,位于汉江边上,所以,这时也应当是通过汉 江转运物资到洋州、汉中,然后再陆运到四川。 
    汉江水运在唐朝对保障朝廷供给直接发挥作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特别时 期,因此,所具有的意义也显得尤为重大。从这几次朝廷组织的特别运输活动来看,隋唐五 代时期汉江的航运在民间应当具有很好的基础,不然的话,在朝廷紧急需要动用这条航线时 ,就不会如此顺利地迅速发挥效用。 
    汉江支流丹江,是隋唐五代时期陕南的另一条重要通航水道。唐中宗景龙年间,崔试图治 理航道,通过开辟新的陆路通道,来接续丹江与渭河支流灞河之间的航运联系,从而联通汉 江与渭河两大河流之间水运通道的间隔。崔的设想,是以丹江能够一直通航到商州(今陕 西商县)一带为基础的[6]卷99《崔传》。崔沟通丹、灞水道的尝试虽然基本 上失败了,但是,商州本 来也是长安城东南蓝田武关一路所必经的地方,仍然可以尽量利用一段丹江水道,把物资运 送到商州附近,再改用陆运,越过秦岭。就在崔这次沟通丹、灞水道前后,姚彝曾以邓州 刺史“兼检校商州漕运”据王昶《金石粹编》(中国书店1985年版)卷71《大唐朝议大夫光禄少卿虢县开国 子□□姚府君神道之碑并序》。。丹江从商州流过邓州入汉江,姚彝以邓州刺史兼管商州漕运 事物,足以说明从邓州到商州附近这一段汉江航道确实存在比较兴盛的航运活动。 
    大历十二年四月,杨炎因附从元载,被贬为道州司马,路出武关,在商州以南丹江岸边 的洛源驿,路逢道州司仓参军李钫“运入奏”[14]卷153“崔朴”条引《续定命录 》。道州在湘江上游,这说明湘江流域的 贡赋,要通过湘江入长江,再转入汉江、丹江,越秦岭运送到长安城。不过,丹江水道比较 湍急,航运条件实际上不够理想,一般只能利用较小的船只在水量较大的时候,才能航行到 商州附近,所以,当时丹江上的航运,总的来说,并不十分发达。杨炎在商州洛源驿遇到李 钫“运入秦”,已是采用陆路运输,这说明丹江水上航道有时还到不了洛源驿一带。唐德宗建中四年朱氵此叛乱时,李希烈在东面也 阻断了河、渭运路。当时“长安以东,飞书不 通。南方贡使皆自宣、池、洪、饶、荆、襄抵武关而入”[22]卷2,这其中应有一 部分物资的运输利用了丹江水道。 
    贞元末年,严砺在兴州疏凿嘉陵江和青源河航道,沟通了从长举县到成州之间的航运联系, 成州戍卒所用军粮,从此由江上水运,免除了陆运之劳苦,对巩固西部边防,起到了重要作 用。兴州地处四川与关中之间的陆路通道上,而长举又在兴州的北鄙。以前水路不通时 ,由长举县治陆运去往西北方向的成州,路线比较合理。可是,长举和整个兴州都地处山区 ,当地不会有余粮供应边卒,这里的粮食只能是从东南边的汉中或南边的四川运来,通过嘉 陵江水道从这些地方把粮食运到长举县治,要首先经过青源河口,再上行很长一段水路。这 样,若是从长举县治再把粮食装船水运到成州,就需要先顺原路沿嘉陵江南下至青源河口后 ,再向西转入青源河水道。这样势必会造成在嘉陵江上的往返运输,当时肯定不会做这样的 傻事。柳宗元记述严砺疏凿嘉陵江航道事,称之为“兴州江运”[9]卷26《兴州江运 记》,说明疏凿后的航运区 间,应当不仅局限于长举一县,长举只是兴州向成州路运粮食时的起点,而航道疏通后的水 运则应属兴州全州范围之内的事情。所以,由兴州向成州水运军粮,应当不会再经由长举县 治,而是在其下游的兴州州治顺政县即今甘肃略阳附近,直接循嘉陵江溯源而上,至青源河 口后转入青源河航道,驶抵成州。东汉时虞诩向武都郡治下辨也就是唐同谷县漕运粮食,就 是由唐兴州治所顺政县附近溯嘉陵江而上,转运汉中的粮食详据拙文《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刊陕西师范大学西北 环境与经 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庆贺 朱士光教授七十华帙暨荣休论文集》,第7页,第10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