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交通 >

两京古道:帝国的轴心

从西周起,西安与洛阳之间的路作为两个都城之间的大道,在诗歌中成为政治清明的象征;东周时期,这条路支撑起秦国并吞天下之心;汉唐之际,它又一直担负着东西二京的交通,成为帝国的重要轴线,又因地势险要,在古代战争史上极富盛名的函谷关与潼关并列于此路,使之有“山河表里”之称。这条横贯东西的大动脉,在浮浮沉沉的繁华与战争之间勾勒出西安与洛阳的关系,几乎是中国古代一条最有政治、军事魅力的干道。
    
    位于陕西临潼的潼关故城,是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的遗迹,当时内有城楼,外有箭楼,整体建筑在背山面河的地势中显得十分宏大。潼关八景之一的“谯楼晓照”就是指图上的西门城楼在太阳初升时的壮观景象。摄影/税晓洁
    中国的历史,如果从地理格局上看,自周至唐,大体为东西之间的纷争;唐以后,由于东南逐渐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所在,遂转为南北之间的纷争。因此,在宋以前,连接着长安和洛阳的道路,可谓“襟带两京”的锁钥,至关重要。
    两京古道又称崤函古道,它的显要从周王朝就开始了。
    周王朝的都城原在镐京(今西安长安区),武王灭商以后,为巩固周朝对东方的统治,计划在东边的伊、洛二水一带夏人故居地建设新的都邑,后来成王将这个计划付诸实施,召公和周公勘定了建都的位置,占卜一番认定可行之后,成王莅临,这里便是洛邑,后来鼎鼎大名的洛阳。宗周镐京与成周洛邑,从此成为周朝的两个都城。当时的人认为洛邑位于天下中心,所以,成周在西周的政治经济中很重要。
    
    渭水在此地汇入黄河,这里是陕西与山西的交界处,也是黄河自南北转向东西的巨大转折处——风陵渡。潼关,就被安置在风陵渡的西南角,汉末曹操与马超的大战就发生在此。摄影/惠怀杰
    
    函谷关所依靠的稠桑原向北一直延伸到黄河南岸,黄河由原畔流过。所以东西大道只有横过稠桑原,假如在塬上行走,必会遇到重重沟壑的阻碍,因此,道路就开辟在塬下的冲沟中,除此别无他路。拥有函谷关,就拥有了战争的主动权。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型战役,在函谷关发生的就有13次之多。图为民国时期的潼关样貌。摄影/马宏杰
    西周时,特别重视修整道路,官方在镐京和洛邑之间,修建了一条大道,号称“周道”,又叫做“王道”,《诗经·小雅·大东》还有对这条道路的描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大道平坦似磨石,笔直像箭杆。
    从《诗经》来看,宽阔平坦的周道,堪比周王的政治清明。然而事实上,这条路的年代要远早于周时期。《尚书·禹贡》中提到,禹在治水时就沿着黄河开辟了洛阳与长安之间的通道,周代开发这条路时,应该是在前人行走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合理的规划和修整。秦汉时候,这条路又屡获修建,就后来的遗迹看,当时的最宽阔处达到45米以上。汉代对这条路的使用规制很严格,中央的御道除了皇帝外,任何人不能通行,并且,据《汉书》等记载,这时路上已经有了路牌,官方还对其进行洒水消尘处理。此外,枣树、梧桐、梓树、榆树、槐树、杨柳等道路绿化,从周秦二代就开始传袭下来,可见国道的规格与待遇。不过有历史学家猜测,按等级的道路规制、道路绿化与管理等问题,应该只是在靠近镐京、长安与洛阳的平坦地段出现,其余路线则受制于山川地貌,难有作为。
    这条路是怎么分布的呢?西起丰京、镐京,向北折东经骊山(今陕西临潼县境)、然后沿黄河南岸东进经郑(今陕西华县),出桃林塞,过焦(今河南三门峡),最后东抵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全长约400多公里。这一路的地势,是西高东低。西部的黄土高原间杂有一系列山,东部是大平原,黄河在这一带由北向南,然后以一个近乎直角的大转折冲向东方。
    这条路的关键,是三门峡黄河峡谷南岸东自崤山,西至潼津的一段路,200多公里长的一段路上,根据不同的地段,又分别叫做崤函道或潼关道。其东边,有“丸泥可封”的函谷关;西边,有“一夫当关”的潼关,确实有“山河表里”之险。当年武王伐纣,即由此通行。
    “山河表里”为什么险?这个说法来自于春秋时候的晋侯与谋士子犯的对话。那时,楚国的军队在地(xī今四川西昌一带)背后驻扎,晋侯十分担心他们来偷袭晋国。子犯进谏说:“我们可以打。如果取胜,必得诸侯;如果失败,我们‘表里山河’,也没什么可顾虑的。”“表里山河”指的是外有大河,内有高山,如此天险作为屏障,基本没有后顾之忧。晋侯于是放下心来,决定依据地势而进攻。这句话形容晋国(山西)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从后世的历史来看,这条路承载的绝不仅仅是晋国一地的安危,而是帝国的心脏:秦都咸阳,汉唐都长安时,洛阳的政治地位仅次于长安;而东汉、魏、晋建都洛阳时,长安仍是仅次于洛阳的重心,因此一条路,肩挑两京。
    潼关与函谷关的地势究竟怎样险要?从西安向东,经由秦岭之北、渭河以南的东西狭长走廊。关中盆地的东端,南阻华山,北临渭河与黄河,是关中和中原之间的交通孔道,东汉时为扼制这个交通要口,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将潼关设立在此。潼关东侧沿着黄河有一条路,道路两旁,都是悬崖壁立,夹在悬崖之间的道路,深狭如巷,土色正黄,因此叫做“黄巷坂”,也就是潼关路。
    黄河三门峡河谷南岸,是崤山的稠桑原,崖底与塬顶的相对高度有300到500米,稠桑原向北一直延伸到黄河岸边,黄河擦着它的边缘流过,没有任何隙地可以通行,所以东西交通的道路只能横穿稠桑原。如果稠桑原是宽阔平原,道路必定无甚可说,但问题恰恰在于,稠桑原在黄河的冲击下产生了一道道冲沟,假如在塬上行走,必会遇到重重沟壑的阻碍,因此,古代道路就开辟在塬下的冲沟中,沿沟而行。
    出黄巷坂向东,直到崤山,《西征记》说这条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所以称“函谷”,《水经注》说这条路两侧很高,道路又窄,车辆不能并列而行。战国时期,为了防御关东诸侯向西进攻,秦在谷口设立函谷关,即旧灵宝县城(今河南灵宝市北的王垛村)西南十余里的地方,于是无论从东端的崤山进入函谷,还是从西端的潼关进入函谷,都必须经过函谷关。出函谷关向东去,便进入崤山,山地中有一谷道,如羊肠一般盘曲,顽石嶙峋,是潼关以东最险的路。函谷与崤山一段,并称“崤函之险”,被人形容为“丸泥可封”——函谷一带后来果然被崖壁坍土所封。
    “周道如砥”与“丸泥可封”,两个大相径庭的词语,预示了这条路必定的传奇……(节选自《中华遗产》2010年第7期 撰文/向小园 摄影?税晓洁 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