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交通 >

秦汉时期的造船业(2)


    
    1974年,在广州中山四路西段,发现了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图为三个船台横向揭开一段。
    秦汉时期,中国首次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先颁布了“车同轨”的法令,用10年时间修“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通达原来六国的重要都邑;开“直道”直通塞北,成为军事上的一条快速干线,抵御匈奴;开新道进军岭南,打通了五岭的阻隔;凿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到了汉代,在秦代的基础上道路网络进一步拓展,陆路开辟了经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海上首次派遣远洋船队访问南亚各国,建立起沟通东西方的海上航线。
    而在古代广州,水乡的地理特点注定使舟船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角。
    《山海经》就有“番禺始作舟”的记载
    南越国末代王曾建60吨大船
    考古专家指出,岭南地区已知最早的先民马坝人居住在北江河谷的狮子岩洞,考古发现的石器时代遗址周围一二里内都有河流或湖泊。由于长期生活在河流附近,经常观看树叶树枝随水漂流,自然而然就能萌生制造在水上漂行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想法。《山海经》曾记载“番禺始作舟”,说是皇帝的曾孙名叫番禺的首先发明了造船。不过也有人认为番禺是地名,指的是住在番禺地区的人民首先发明造船术,时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广东曾经出土过汉代的独木舟,方法是“火烧制舟法”,还是比较原始的技术,但已经能够看出早期先民们对利用水域的强烈需求。
    竹排、木筏和独木舟的发明,大大增强了古代岭南人民的水上活动能力。广州飞鹅岭发现的石斧和石锛,与湛江、海南等地发现的同类工具相当相似,可以推断先民们借助水道的活动范围,已经相当广阔。
    随着生产的进步,那种船舱浅窄、运输载货量很小而又容易翻船的独木舟已经不适应水上捕捞和交通运输的需要,于是“舫”应运而生。所谓舫,就是将两只独木舟的船舷互相连接起来,使船体扩大一倍。
    无论从文献记载还是从出土文物来看,秦汉时期的造船事业都是足以使人惊叹的。据《南越志》记载,南越国最后一个王赵建德曾派3000人往绥安县(今福建东南部漳浦县)西南的山中采伐木材造成能载重1000石(约合60吨)的巨舟,但在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事故,人和舟都沉入深潭。虽然这是一次惨痛的经历,但却表明南越国时期岭南已经具备了制造大型船只的一定技术储备和经验。
    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在其记述中表示曾亲眼见到广州汉代的城砖上绘有楼船的形象。船身连船舱共有10层,船中央有一大钟,船右边有一桅,桅上张挂帽形的帆和旌旗,船边水中似乎还有浮木和档木造成的边架。这种船只行驶平稳,不怕风吹浪打,能够在近海航行,为岭南先民由内河向海洋的航线拓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