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农业 >

麋鹿和原始稻作及中华文化(4)

从20世纪下半叶起,人类进入一个环保意识复苏的时期,人类过多的向自然索取,浪费,滥用并破坏地球资源,理所当然地遭到自然各种各样的警告、报复和惩罚。保护和恢复被人类肆意捕杀的稀有物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共同目标和自觉行动。回顾我们与麋鹿的这段历时万年的历史,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令人自豪之处。反之,正是人们应该深刻反省的时候。麋鹿并不是吃人的猛兽,他没有威胁人类的生存,却是低湿沼泽地生态环境资源的守护神。麋鹿的性情温和善良,只因它的皮肉角的利用价值极高,而不断遭到人们的捕杀。鹿口的不断减少,和沼泽地的缩小成正比,尽管麋鹿在环保意识的觉醒下,获得抢救复生,但无庸讳言,另一方面,我们还在以发展需要为籍口,大造各种美其名的娱乐城、高尔夫球场、大学城……,使耕地和湿地进一步受到侵蚀减少。我们应该彻底反省,体会老祖宗的教导:“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萊,不可以为天下王。”[11]不是说自然界的动植物资源只许消极保护,不许任何动用,而是指在保持生态平衡下的合理利用。“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甚多,皆有均(平衡)焉,而未尝变也,是谓则。”[12]正是这种平衡的法则,现在不断被肆无忌惮地破坏。但这不是不可恢复的,古人教导的“数罟(细密的网)不入洿池,鱼鄨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3]严格执行这种用养结合的原则,也就是现今所谓可持续发展,才是出路。回顾我们与麋鹿的历史,几乎把它逼迫到灭绝的边缘,又终于挽救回来,是很值得吸取的经验和教训。现在我们已经建立起三个国家级的保护区,恢复了这一频临灭绝的原产中国、世界独一无二的麋种,终于把麋鹿种群的数量,恢复到千头以上,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还需要建立更多的放养保护区,保护日益稀少的湿地资源,让我们与可爱的麋鹿永远共同生活在神州大地上。
    (作者:游修龄 )
    [ 参 考 文 献 ]
    [1]张明华. 罗家角遗址的动物群[A].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C]. 1981.
    [2][东汉]袁康. 越绝书[A]. 四部丛刊·史部[Z]. 上海:涵芬楼版. 1935.
    [3][东汉]王充. 论衡[A]. 百子全书·第七册[Z].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据扫叶山房1919本影印.
    [4][晋]张华. 博物志·逸文[A]. 丛书集成·第1342册[Z]. 上海:中华书局.
    [5]田中耕司. 稻作技术之类型及分布(日文)[A]. 见:渡部忠世. 亚洲稻作史(日文)·第一卷[C]. 小学馆. 1987.
    [6][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A]. 元刊本. 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7]高明. 古文字类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清]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麈部.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
    [9]仪礼[A]. 四部丛刊·经部[Z]. 上海:涵芬楼版. 1935.
    [10]全唐诗(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管子·治国第四十八[A]. 百子全书·第三册[Z].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据扫叶山房1919本影印.
    [12]管子·七法第六[A]. 百子全书·第三册[Z].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据扫叶山房1919本影印.
    [13]孟子·梁惠王上[A]. 四书集注[Z].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