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农业 >

《王祯农书》中的“曾氏农书”试探(4)

一处是《农桑通诀集之三·粪壤篇第八》,其文曰:
    《农书·粪壤篇》云: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确,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夫黑壤之土信美矣,然肥沃之过,不有生土以解之,则苗茂而实不坚。硗确之土信恶矣,然粪壤滋培,则苗蕃秀而实坚栗。土壤虽异,治得其宜,皆可种植。今田家谓之“粪药”,言用粪犹用药也。
    按:这段引文与《陈旉农书·粪田之宜篇》略同,并且是《陈旉农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论述,且被看成是陈旉最了不起的思想之一。但王祯在引述时并没有称篇名为“粪田之宜篇”,而称为“粪壤篇”,这使人们对于王书引文的真实出处提出怀疑。
    一处是《农桑通诀集之三·灌溉篇第九》,其文曰:
    《农书》云:惟南方熟于水利,官陂官塘,处处有之;民间所自为溪堨。水荡,难以数计,大可灌田数百顷,小可溉田数十亩。若沟渠陂堨,上置水闸,以备启闭;若塘堰之水,必置瀽窦,以便通泄。此水在上者。若田高而水下,则设机械用之,如翻车、筒轮、戽斗、桔槔之类,挈而上之。如地势曲折而水远,则为槽架、座筒、阴沟、浚渠、陂栅之类,引而达之。此用水之巧者。若下灌及平浇之田为最,或用车起水者次之,或再车、三车之田,又为次也。其高田旱稻,自种至收,不过五六月;其间或旱,不过浇灌四五次,此可力致其常稔也。[17]
    按:这段引文不见于今传各种版本的《陈旉农书》,也不见于现存的早于本书的其它农书。于是王毓瑚提出疑问,“不知是否出自所谓《曾氏农书》?”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同时也证明王书中所引《农书》并不一定是《陈旉农书》。
    一处是《农器图谱集之一·田制门·架田》
    考之《农书》云,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坵,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 XE "架田:葑田" 坵,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淹溺。
    按:文字与《陈旉农书·地势之宜篇》相同,但仅提书名,不提篇名。
    一处是《农器图谱集之三·臿门·锋》
    农书云:无鐴而耕曰耩。
    按:仅提书名,不提篇名,内容也不见于现存《农书》。
    一处是《农器图谱集之六·朳杷门·田荡》,其文曰:
    《农书·种植篇》云:凡水田渥漉精熟,然后踏粪入泥,荡平田面,乃可撒种。
    按:这段与《陈旉农书·善其根苗篇》内容有相似之处,但却称为“种植篇”,与王书所引“曾氏农书”在篇名上更能保持一致。
    一处是《农器图谱集之十二·舟车门·田庐》:
    《农书》云:古者制,五亩之宅,以二亩半在鄽,诗云,入此室处是也;以二亩半在田,诗云中田有庐是也。此盖古制。
    按:这段与现存《陈旉农书·居处之宜篇》近似,但不提篇名。
    一处是《农器图谱集之十六·蚕缫门·火仓》:
    《农书》云:蚕,火类也,宜用火以养之。用火之法,须别作一炉,令可抬舁出入。火须在外烧熟,以谷灰盖之,即不暴烈生焰。
    按:这段与《陈旉农书·用火采桑之法篇》相同,但不着篇名。
    提到“曾氏薅鼓序”的有一处,见于《农器图谱集之四·臿门·薅鼓》,其文曰:
    曾氏薅鼓序云,薅田有鼓,自入蜀见之。始则集其来,既来则节其作,既作则防其笑语而妨务也。其声促烈清壮,有缓急抑扬而无律吕,朝暮曾不绝响。悲夫田家作苦,绮襦纨袴不知稼穑之艰难,因作薅鼓歌以告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