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农业 >

清代水利工程——察布查尔渠简介


    
    察布查尔大渠的源头:察布查尔大渠龙口
    清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曾修了一条引伊犁河水的灌溉渠道,这就是察布查尔渠。察布查尔在锡伯语中是粮仓的意思。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朝政府自东北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征调锡伯军民共3275人西迁新疆伊犁,进驻察布查尔屯垦戍边,成为“锡伯营”。
    到达新疆以后,清政府停发锡伯营的口粮,令其自耕自食,因此,锡伯族人民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建立自己的家园。他们首先着手修复旧有的绰合尔渠,开垦荒地1万多亩,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不敷使用。锡伯族人民在缺乏口粮、籽种,不断遭到自然灾害侵袭的情况下,为了生计,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下定决心要把伊犁河南岸的荒原变成良田。经过多次的失败和挫折,在锡伯营总管图伯特的支持下,于1802年(嘉庆七年)起在察布查尔山口开山引伊犁河水,修凿大渠,花费了六年时间,终于在1808年春天胜利竣工,全渠总长100公里,渠深3.3米,宽约4米,最初称“锡伯渠”,后来因大渠龙口之山崖名曰察布查尔,与锡伯语“粮仓”一音相近,故名“察布查尔大渠”。该渠一直到现在还能发挥效益,总灌溉面积近2万公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