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其它民俗 >

变迁与固守中的云南蒙古人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本应驰骋于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但走进云南有五千多蒙古族人聚居的通海县兴蒙乡,看到的却是一个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在这群山环抱的杞麓湖畔,蒙古族人捕鱼、耕作,俨然南方的世居民族。一个似乎只应该骑着骏马,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样的生存环境连在一起的民族,数百年来,却在远离本民族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异地他乡自成一个小社区,经历了由游牧到捕鱼,再到农耕的变迁……
    落籍云南的这一支蒙古族有着久远而独特的历史沉淀。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十万蒙古大军自宁夏六盘山出发,经甘肃兵分三路进军云南大理。1254年,忽必烈班师回朝,留大将兀良合台镇守云南,继续征服其余未降部落。1255年,兀良合台先后攻取了滇东北不花合国、阿合因、滇东、滇北及通海、建水一带。元朝统一后,留下了众多蒙兵屯守,一部分官兵就居住在今天的白阁村后凤凰山上。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征西大军进入云南,元朝政权彻底溃败,住在云南的蒙古军被击溃,四散各地,纷纷隐姓埋名,变服从俗,融入其他民族中。唯有镇守通海曲陀关的部分蒙古族官兵想尽办法逐步会聚在杞麓湖西岸,成为一个蒙古族聚居区,繁衍生息到现在。
    白阁村隶属兴蒙乡,离通海县城很近,约10公里。车往玉溪方向开,路边有兴蒙乡的路标。进入白阁村的地界,沿途都能见到穿着蒙古族服装的女子。在这里,连路边的饭店也是双语的,左边写着汉字,右边写着蒙古文。越接近白阁村,这种显得有点突兀的蒙古风情越来越浓。
    白阁村口立有一块纪念碑,碑文记载着白阁村蒙古族的来历,纪念碑后写着20个烫金大字:“南陲开边苦,滇域埋忠骨,驰骋七百载,北眷草原土。”白阁村距离草原千万里,而这里的蒙古族对自己故乡的思念,由此可见一斑。在纪念碑顶,塑有骏马一匹,昂首奔腾仰望北方。村里的老人说,骏马朝北,代表了他们对北方草原的思念。明代后,随着大量汉族移民到来,他们汲取了汉族的文化。直到现在,这里的蒙古族讲着一种发音奇特的语言,不容易听懂,有些像当地彝族的口音。和村里人搭话,他们讲的是地道的通海话。我问他们会不会蒙古语,他们说,白阁村的蒙古语叫“咔卓语”,是这里的蒙古族人民在和各民族的交流中产生的新语言,“咔卓语”是傈僳、哈尼、彝、汉、蒙五种语言的综合体。“咔卓语”,仅在兴蒙乡的五千多名蒙古族人中通用。
    相传这里的寺庙曾经不少,最有特色的是一所阿扎拉神庙,但经过百余年的天灾人祸,已基本被毁坏。转遍了村里所有的巷子,我们来到了“三圣宫”。“三圣宫”位于白阁村与下村之间的半山腰上,南望螺峰,北倚凤凰山左翼下,清同治年间修建,红瓦红墙。在云南,一个稍有历史文化的村庄,“三圣宫”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白阁村,“三圣宫”供奉的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其后代蒙哥、忽必烈的塑像。“三圣宫”里平日人迹罕至,由一扇大门锁着。推门而入,里面是一个院子套一栋两层楼的房子,木格子门窗上雕刻着蒙古先民的远古图腾。一楼是“元帅府”,里面摆着数十块碑刻,这些经历了岁月洗礼的碑刻,有的记载着这个民族从草原到高原的迁徙史,有的记载着首任元帅阿喇帖木耳和元帅旃檀的事迹;二楼是供奉“三圣”的地方,成吉思汗居中,蒙哥居左,忽必烈居右。
    蒙古族能够在通海杞麓湖畔安家延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当年元军驻扎的曲陀关周围,居住着大量彝族,由于随军妇女少,大部分蒙古族士兵娶了本地彝族媳妇。这些彝族妇女把自己的语言、歌舞和服饰带到了蒙古族中,让蒙古族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轻易的本土化,躲过了灭族之灾。服饰也吸收了彝族服饰的一些花样。他们的“跳乐”歌舞,简直就是彝族歌舞的变体。汉族的观音、鲁班和关公等等,也成为他们心中的神。从长相上看,他们与云南原住民无二,典型的阔脸细眼单眼皮的蒙古人已经很少见,在这里寻找蒙古草原的气息,比在大山里寻找大海的气息更难。
    岁月流逝,这些马背上驰骋万里、弯弓射大雕的骑士后代,在这片有山有水有树的高原上,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变成了渔民和农民,现在只能在妇女的服饰和残留的只言片语中,勉强嗅到一点草原的气息。在饮食方面,他们已经完全本地化了,习惯与通海一代的汉、彝等民族相差不多。问到村里的男女老少,他们都能明确地告诉你:他们是蒙古族。他们很为自己是蒙古族而自豪。兴蒙乡的妇女,不管年老年幼,都戴自己的民族服饰,花花绿绿的很好看;兴蒙蒙古族男子的服饰现在已经完全汉化(据说在20世纪初,仍穿长袍,扎腰带,与北方蒙古族相似),妇女的服饰则很有特色,上装一套3件,颜色不同,长短相间,俗称“三叠水”,腰间扎一布腰带,服饰的不少细部和花边图案还保留着北方蒙古族服饰的痕迹,头饰则分别为婚前的凤冠和婚后用的包头“聪兀丝”,此头饰似乎是受云南少数民族的影响。过去的蒙古族妇女都会做自己的民族服饰。她们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式样做,立领,胸襟上镶银扣,但也有了一些变化。过去的蒙古族衣服要长得多,一直到膝盖,后来因为要下水打鱼捞虾,就短了,现在的衣服更是越来越短。她们认为这是现在的时尚,穿着方便劳动干活。
    虽然离开了草原几百年,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白阁村依然保持着蒙古草原的传统节日。最为热闹的是“那达慕盛会”,那是蒙古族最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蒙语的意思就是娱乐或者游戏,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盛会。白阁村的“那达慕盛会”中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射箭,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和激情飞扬的篝火晚会。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村里有个“忆祖节”,男女老少都要会聚到“三圣宫”祭祖,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追述蒙古族落籍通海的历史,这种怀念祖先的方式代代传承。目前,白阁村的祭祀活动由赵为松老人主持。以前是教师的他已经退休赋闲在家了,我们去拜访他,请他为我们梳理一个民族的历史。他从一个牛皮信封里翻出一沓纸,再从中拣出一张黄纸,再逐字给我们介绍。后来,我发觉那张黄纸竟然是他在“忆祖节”上的祭文。祭文深情而哀伤,末尾处这样写道:“历史让我们离开草原七百五十余年,但我们的血脉里流着蒙古族人的血,永远不会忘怀我们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成吉思汗、蒙哥汗、忽必烈、阿喇帖木耳及所有征战捐驱,牺牲在云、贵、川的完颜卜花等各路将士,我们永远怀念你们。”(撰文/肖育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