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辽金"胡洞"?明时"衚衕"?揭开胡同起源之谜(7)

近年,对金中都城西南部进行实地考察,那里原是辽南京城外的农田。钻探结果表明,这里的街道多是平行等距离的胡同,与北宋汴京的街道胡同相一致,可能是仿照汴京布局。现在宣武区的北柳巷、南柳巷、魏染胡同、果子巷、米市胡同、丞相胡同等均为当时金中都遗留至今的街道和胡同。 
    ■明代胡同的发展,与汉代巷的读音“虹”有关
    北京传统的巷和胡同历来不多,明朝仅28条巷,清朝32条巷,到了民国时期也只50多条巷;胡同的数量更少,从唐辽金到元末仅29条,况且还被使用了南方的“弄堂”,“胡同”之说只在民间老百姓中流传。明朝建都北京后,胡同得到飞速发展。据统计,明朝北京有名的街巷胡同1170条,其中南北城的胡同465条,一下子增加了十几倍,速度可谓惊人。笔者认为,明代胡同得以大发展,与胡同的读音“虹”密切相关。
    “虹”的切音“胡洞”,不仅和后世的小巷“胡洞”一模一样,让人惊讶的是,古代对虹的解释。《礼记》曰:“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郑注曰:“大明,日也。”北方地区“虹”与“闳”的发音“胡洞”,居然预示了大明朝在北京的兴起,无怪乎胡同在明朝得以如此迅速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