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辽金"胡洞"?明时"衚衕"?揭开胡同起源之谜(5)

 1998年,韩国发现了元代古本《老乞大》,竟让我找到了明以前“衚衕”的写法,是汉语“胡洞”。
    1998年,韩国庆北大学南权熙教授在整理大邱市一位私人藏书家的藏书时,发现了明使葛贵修改前的元代古本《老乞大》。该书都是地道的元代北方口语,证实元人用汉语说话,元人语是汉语,对研究元代汉语和社会具有重要价值。书里称本国为“高丽”,北京称“大都”,辽阳称“东京”,胡同为“胡洞”。《老乞大》中“胡洞”的发现,为“胡同”一名源于汉代巷的读音“胡洞”,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同时,也解决了“胡同”一词,由古代巷的读音“胡洞”,到俗语“胡洞”,再到明代正式定名的“衚衕”、清末简化为“胡同”的演变过程。
    对照元明两个版本,明显看出“衚衕”的早期写法是“胡洞”。《老乞大》中还记有“过的义州,汉儿田地里来,都是汉儿言语”,说明“胡洞”一词由来已久,到元代时已在华北、东北地区广泛使用,至少在元代以前几百年即已出现。另,元版与明版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语音上,由“咱每”变为“咱们”、“恁”变为“你”、“著我”变为“着我”、“胡洞”变为“衚衕”。由此,可明显看出不同时期北京语言的变化。
    ◎城市密码◎
    明朝推崇胡同使俗称升级为名称
    ■“胡同”一名源于汉代的“巷”
    巷、衖古字通,在我国汉代,“衖”与“巷”同音,都是东部字,念“虹”,有相连畅通的意思。《毛苌诗传》曰:“虹,胡洞切。”《集韵》:“虹洞,相连也。”
    汉以后,“巷”、“衖”的发音有所变化。唐代,“巷”已读成和今天一样的巷音,而在华北、东北地区,巷(衖)读“虹”的古音却被保留了下来。在辽《龙龛手镜》里,依然按古音念巷为闳。《龙龛手镜》“闳:巷也。”古代虹、闳属“同源词”,从西汉到辽长达1200多年,北方延续了巷音“虹”念“胡洞”的古代读音,逐渐形成了华北、东北地区的俗语方言“胡洞”。
    毛苌,西汉赵(今河北邯郸)人,世称“小毛公”,相传是古文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毛苌曾当过河间献王博士,《嘉靖河间府志》载,河间诗经村西北三里有君子馆村,为毛苌讲经处。在“君子馆”旧址,曾出土汉砖一方,上有汉墓“君子”二字。毛苌墓旁有崇德里,元代至正年间,河间官员又在崇德里建书院。《毛苌诗传》中,古巷“虹”的切音“胡洞”,和早期“胡洞”的写法完全一致,证实“胡同”一名源于汉代“巷”的读音。元明时,蒙语井念忽都、古都黑,明显与胡同相差甚远。在元代古本《老乞大》中,井与胡同同在书中存在,也说明井和胡同不是同一词素,胡同与井无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