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许金海的蠡壳窗情缘(1)


    失传了近百年的蠡壳窗,在浙江嘉善县农民许金海的手中“复活”了。伴随着近些年的古建热,许金海经多次试验手工打磨贝壳制窗,恢复了此项传统技艺,备受古建筑保护专家及文保单位的认可。几扇零星的蠡壳窗悄然爬上西塘、周庄等若干古镇、老街、民宅的墙上。
    然而蠡壳窗制作公司创办两年来,只在古建领域激起一点小涟漪,扩散推广乏力,这让许金海直叹“若过不了市场这关,‘非遗’传承将不得不直面消逝的绝境。”
    74岁的许金海,赶上过嘉善京砖的生产建设热潮,全国几十家古迹名胜都用过他生产的京砖;他也饱受了2007年全县关闭绝大多数土窑的寒气蚀骨之痛;他在古建修复领域转换航向,花费好几年琢磨出的蠡壳窗却陷入冷清萧条。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加身的传承人老许,能否迎来新的春天?
    从铺建用的京砖,到镶在窗框里的蠡壳,许金海的这份古建情缘,正艰难延续着。
    年过七旬创新业
    一场夏季常见的雷阵雨后,阳光再次暴烈地浇在嘉善县天凝镇。当地人许金海骑着小电驴,穿行于三发村再熟悉不过的小径,拐进一间旧厂房空地,一侧的水泥平房里正锁着许金海2009年7月创办的蠡壳窗公司。
    推开门,一排蠡壳窗样品静靠墙边。许金海举起其中一扇,搁在厂房的玻璃窗前,本来投射于地板上的一方光斑随即消失。“透光不透亮,是蠡壳窗最大的特点——炙热的阳光穿过贝壳透进光来,却滤去了热度。”一聊起蠡壳窗,许金海两眼发光,音调也抬高了:“你看,它不会影响室内采光,还能阻隔大部分紫外线,防止家具晒伤褪色。”
    蠡壳窗,民间也俗称“蛎壳窗”、“蚝壳窗”,因采用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的水底贝类生物而得名。以磨薄的半透明贝壳充填窗格,是玻璃窗出现以前江南一带特有的样式。现在杭州、周庄等地还保留有古时的蠡壳窗。
    “能在古建筑史上经久不衰,蠡壳窗有它不可替代的选材优势。”许金海告诉记者,经过加工处理后的贝壳没有异味,半透明,坚固耐用,状如鱼鳞的壳片在木制窗框中呈现低调的光彩,甚至无需再安装窗帘。“随着玻璃的普遍应用,蠡壳窗倒成了稀罕物,与现代机械化制品的千篇一律相比别有风韵。”许金海花了好几年,摸索出失传近百年的蠡壳窗制作工艺。“当时做出一扇蠡壳窗后,立马拿给上海的一批古建筑专家、业内人士看,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有了信心的许金海,着手开办嘉善县古香工艺品有限公司,全力钻研这项传统技艺。
    眼前200多平方米的厂房被分隔成4个房间,用来依次操作蠡壳窗的不同工序。最东面的小房间里,堆了满满几十箱贝壳,“这些是公司合伙人朱跃明从海南那边买来的。”
    光挑选贝壳,就花了团队不少功夫。“江苏、上海都打听过。启东一带1吨贝壳要3万元钱,价格太贵。”两人不断寻找、试验,最后跑到海南岛,一个个渔村比较下来,发现了一种扁平、透明度好的贝壳,性价比也高,便从海南采购运回1吨半贝壳,“别看量大,一番挑挑拣拣、加工后,将近一半都要丢弃。”
    贝壳首先需筛选、清洗、去污,经过关键的打磨、抛光步骤后,原本裹挟淤泥的厚贝壳便出落成半个手掌大、薄薄的半透明原片。放到抛光机上来回移动,原片的表面瞬间柔滑,泛出了珍珠白,再用裁纸机切掉扇形边缘,裁剪成一片片矩形块。“有订单的时候,我们雇佣当地中老年妇女帮忙抛光、剪裁,每人每天50-80元工费。”
    接下来,便需要将这些尺寸相当的贝壳卡片拼嵌在窗棂上。许金海走到中间的工作台,先把窗框放平,铺上尺寸相当的竹簧,将贝壳卡片放置于竹簧上填满镂空的地方,两块贝壳的接合处用透明胶带固定,再用结实的毛竹片按窗格形状固定成型,形成了一个同窗框大小相当的贝壳竹片板,最后用4枚极其“迷你”的插销把它镶在木窗框内。
    “之所以做成贝壳竹板片,而不是直接把贝壳塞进窗框,是为了方便拆装、清洗。”许金海指着几种常见的蠡壳窗介绍道,“其中比较简单的是明代的‘满天星’,就是整齐划一的棋盘格;清代的‘鸡竖格’难度就升级了,它由长方格一横一竖拼成,这就需要多考量贝壳叠放的方向、次序。”
    “几十年的京砖生产、销售经历告诉我,古建筑修复是热门的。据此推测,江南地区曾广泛使用的蠡壳窗肯定有它的市场。”身板硬朗、语气铿锵的许金海,散发着似乎与年纪不甚相符的锐气。为了办蠡壳窗公司,他投了近20万元积蓄,合伙人朱跃明也加进6万多元本钱。但出乎老人意料的是,“刚开始进了很多贝壳,准备大批量生产,蠡壳窗1平方米定价约为800元。但没想到起初半年内,公司只接到2张订单,我一下子懵了!大部分贝壳就搁置在厂房。”
    2009年5月,许金海、朱跃明曾为蠡壳窗申请了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两项国家专利。去年10月,“蠡壳窗制作技艺”被列入嘉兴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花出去的钱很多,市场回报有一部分,但离收支平衡还差了不少。”这种压力让老许近几个月都在考虑“要不把专利卖掉算了!”但不服输的他,下一秒还是决意咬牙“撑一撑”,“费了好大劲研制出来,自个儿的宝贝怎么舍得丢呀!”
    京砖烧制窑火熄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许金海在古建界已小有名气。
    “当时上海豫园重修,主持重修工作的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希望我能烧制一块巨型方砖。我带领窑工烧制了当时全中国最大的京砖,第一块有几道裂纹,没舍得扔,留在嘉善,转手送给朋友老张了。另一块就是为豫园古戏台制作的京砖茶台。”
    许金海带记者来到镇上的老朋友张伟家,踏进庭院就看到一块1.22米见方、16.5厘米厚、重近半吨的京砖,被主人巧妙改成方桌。京砖的侧身上有陈从周的重建题字,题字下方便是“浙江嘉善古典建筑砖瓦厂定造京砖厂长许金海”的字样。
    京砖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从选土、取土、制坯、烧制,到最后的精加工,前后有30多道工序。烧制一窑京砖,需一个月左右。京砖出窑后还要打磨,再进行切割、上光。嘉善京砖早有盛名,除了工艺精湛,与嘉善地区一带黏土湿润、含铝量高也紧密相关。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就了京砖的质地细腻、乌光发亮,过再多年也不会泛黄,是古建筑修复的上佳材料。据新编《嘉善县志》记载:“嘉善砖瓦烧制业,自明清以来,其窑域之广,窑墩之多,窑货之丰,从业人员之众,在江南罕见。”
    因父亲是老窑工,许金海从小对烧砖并不陌生,1960年便开始担任洪溪乡砖窑负责人,“当时烧的都是民用红砖,技术含量比较低。”直到1983年,周庄为修复沈厅找上门来,“因为那次合作很成功,我开始琢磨京砖,在古建筑专家陈从周的指点下,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挖掘恢复了传统的京砖生产技艺,完成一窑仅需26至28天。”过了一年,许金海把乡砖窑改成嘉善古典建筑砖瓦厂。此后的20多年,嘉善京砖成了园林界各大景点的“抢手货”,“包括上海豫园等全国几十处古迹名胜都使用过我们的产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