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山西清徐秦家大院的前世今生(3)


    
    秦家家境败落后,到咸丰、同治年间与乔家合资的商业股份萎缩至25%,1913年进一步萎缩至12.5%。1937年日寇侵入,乔家开始败落。解放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乔、秦两家的资产进行赎买,到1952年秦十世后人秦文海最后一次结算时,秦家股份只有3厘了。尽管后来秦家势力渐微,但乔家并未因此停止分红。秦文海1952年只身前往包头领取分红和清算账目时,仅仅报了自己“姓秦”,乔家包头商号人员便以掌柜之礼款待,并让其参与监督整个清算过程。可见当时晋商在经商及为人处事中是何等讲究诚信。
    纵观秦、乔两家200年的兴衰史,秦家先入,乔家后起,秦家坐享其成,乔家励精图治,秦家逐步萎缩,而乔家步步辉煌。
    秦家大院现状
    后来的秦家子孙将祖产挥霍告罄之后,就只剩下一座偌大的空院子占据着大常村的大半。1937年后,兵荒马乱中这个大院落成为众矢之的。中央军、晋绥军和日本人,把秦家大院作为军事堡垒反复争夺。战争之后,大院就越发不成样子了。
    今年91岁高龄的秦文海怎么也想不到,自己1952年正月的那次包头之行,成了晋商最后一次经济活动。之后实行公私合营,晋商就完全退出了中国商业和金融的寡头地位,彻底成为历史了。
    据秦文海说:结算时秦家的股份只剩3厘。最后的分红有一顷水地,但是这块地土改的时候已分出去了,包头的复盛菜园也改为解放菜园。另外还有楼房铺面若干,由乔秦两家按比例分。秦文海见所剩无多,没等处理结束就提前回家了。后来楼房卖了2亿元(旧币,相当于新币2万元),捐献飞机大炮出资5000万元(相当于新币5000元),只捎回500多万元(相当于新币500元),还有布匹等实物。
    如今的秦家大院只留下了一些遗迹,原有的5处院落,除了一处保存还算完好之外,其余4处都已经很破落了。当时秦家大院的大庭院,现在被作为村办综合工厂,成为一个比较成规模的酿醋厂。原来半米多厚的墙现在只剩下一半,露出一个巨大的豁口,但房舍的门窗却都换成了新的,显得不伦不类。房间里和大院空地上堆放着几十口大缸和杂物,地上散乱着酿醋的原料,散发着酸臭的气味。“这是我们祖上规模最大的一处大院了。”秦瑜不无惋惜地说。
    解放后,很多村民分到大院的部分房产之后,都把老房子推平,在原有基础上盖起新式的建筑。内堂的屋子基本都拆掉了,只有门楼大都被留下了,大概因为门楼修得比较大气。就连秦氏后人也不断在原来的遗址上修建着新式的建筑,拆掉的门窗、瓦当、檩子、椽子等都悉数卖掉。
    尽管如此,秦家大院曾经的辉煌仍然依稀可辨,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过街戏台显示着这个家族曾经的奢靡。秦家老院的壁照、门额等仍能显示出雄伟的轮廓。
    据当地人介绍:解放前,秦家曾有个老地主,叫秦文茂,不干农活,穿得干干净净,村里人叫他“精干挡道鬼”。 秦文茂也算是个斯文人,据说年轻时还是大学生,老了以后村里常常叫他写春联,毛笔字不错。他一辈子游手好闲,靠卖祖产勉强活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潦倒不堪。当时还有点钱,就宁可步行,也要到离家很远的徐沟下趟馆子,纨绔习气不改。秦文茂有一次从徐沟下馆子回来,路上让个后生骑车子撞了一下,当时没事,回了家就死了,也算是善终。
    改革开放之后的秦氏后人和普通大众一样种地、做买卖,日子才开始好起来。
    由于乔家大院名噪海内外,每年的旅游收入赚得盆满钵溢,而且被拍成电视剧,广为流传。有鉴于此,清徐县集义乡县乡两级都有意修复秦家大院,重现昔日辉煌,开发旅游产业,但秦瑜认为,“能恢复当然好了,但是这个工程量应该会非常大,因为大院被破坏得太严重了。”
    “和乔家大院比起来,秦家大院位于村民聚居区,地段比较繁华,经历了多场战争,破坏很大。解放后大院分给村民,保护起来很难。而乔家大院所处的位置偏僻,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后来保护也相对容易些。”秦瑜说,“秦乔两家后来除了偶尔的往来之外,已经基本断绝来往了。但我们要学习乔家励精图治的精神,同时也要学习乔家大院在旅游推广方面的成功经验。这并不存在竞争,只是还原一段完整的历史留给后人。”(来源:记者观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