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宽窄人生

傍晚,当我走进成都位于金河路口著名的宽窄巷子,看到宽、窄两字上下迭加所变体出的简约,看到川流不息逍遥自在的成都人,便油然觉出,成都是休闲的,更是哲学的,因为宽、窄二字正道出了成都人人生的真谛。 
    宽窄巷上溯到秦代张仪所建的少城,而形成如今的格局是在清代康熙年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后,在残破少城的基础上修筑满城,并选留千余兵丁永驻成都,宽窄巷就是八旗军队四十二条兵丁胡同中的两条。这些清末民初风格组成的四合院落,是老成都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在南方的硕果仅存。
    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这样一些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古巷,成都人的聪明在于,他们通过宽窄巷精巧到位地表达出成都的悠闲,赋予巷子的宽窄以全新的意义。宽巷子不宽,宽的是成都人生活的广阔空间;窄巷子不窄,窄的是成都人生活的独立天地。成都人就是如此地张驰有度,在李冰父子为他们打造的天府之国里,悠然自得,收放自如地生活,无论时世纷纭变化,也会在麻辣小吃的世界里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宽巷子是成都民间市井文化的典型,更多的是呈现出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原住民、弄堂深处的小小客栈、青砖墙和精美的门头、高高的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客,盘在少妇脚下打盹的懒猫,以及专注的采耳师傅和仰躺在椅子上紧闭双眼的被采者,一切都在向你讲述着成都的悠闲。宽巷子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民俗餐饮、休闲茶馆、客栈为主。店主的身份自然不晓,但从小店的格调便知,主人品味不低。据说有不少文化人也在此开设菜馆,钱是要赚的,但他们更喜爱这里的闲散和风情,宽巷子可以唤起他们对老成都的亲切回忆,滋养自己的性情。 
    穿过南北向的通道,就到了窄巷子。窄巷子在清代叫太平胡同,成都人希望远离战争,平安祥和地过他们的悠然日子。窄巷子的院落富有情调,门眉题字都文气十足。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植绿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因窄而聚气,人因窄而鼎盛。窄巷子里充满典雅的餐厅、酒吧以及各具风情的工艺小店,主题繁多,表现出一种现代生活的格调,由里向外渗透出一种传统的雅文化。院内上接天灵,下接地气,每当明月升起,树影婆娑,翠竹摇曳,鸟倦星稀,满巷子里是闲坐的人群,大家互为对方的风景,交相感染,令人心生醉意。这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也是窄巷子的生活梦想,是成都人最原汁原味的休闲生活。
    这里每天有大量的外地人慕名而来,他们在这儿闲逛、饮酒,吃当地麻辣小吃,听新锐音乐人和古典音乐交相辉映。不过,他们只是过客,只是为了作一次慢的体验。很快,他们就会离开宽窄巷,远离这种慢的生活,重新成为上足劲的发条,像打了鸡血般地拚命工作挣钱,生活在并不幸福的所谓的幸福里。只有成都人把这儿视作自己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们会不时地过来,天南海北地聊天。这儿是他们生命的氧舱,这儿的“慢”早已成为成都人精神的依赖。也许,从集体富裕的程度说,作为省会的成都并不领先,有不少人可能手头还比较拮据,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来此放松。成都人认为,人的一生钱是挣不完的,而生命却有尽头,活在当下,只有收“窄”自己对利益的无限膨胀和无休止追逐,才能真正活出个性,让生命无限地“宽”起来。这种道理谁都懂,但成都人却是踏踏实实的践行者,他们在宽窄巷里日复一日地复制幸福,通过宽窄巷将慢生活固化成一个永远的符号。
    宽窄巷承载着小城太多的历史信息与印记,一脉相承的是成都人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成都文化的精髓。一个“宽”字道出了成都人的从容与包容,对世间万物的淡定与大度,而“窄”正反映出成都人的专注、执着与知足,宽窄巷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成都的生活标本。 
    (摘自香港《大公报》 文/萧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