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武清的天坛地坛和月坛


    武清古有“四坛”,即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日坛(也称先农坛)已在贵报载有专述,本文再介绍一下天坛、地坛和月坛。
    武清的天坛位于武清城(现城关)南隅偏西。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经制存留·注释》称“圜丘坛,即天坛”。又称武清在圜丘坛设“坛户四名,工食银二十四两”。该志《县治图》上却在天坛图旁标之“南坛”;而在《秩祀》中又称南坛为“风云雷雨山川坛,于春秋二仲上戊日致祭,行三献礼”。不管称“圜丘坛”、“南坛”还是称“风云雷雨山川坛”,皆为一坛——武清天坛。
    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碑记》载,明·嘉靖三十七年武清设南坛(即天坛),是武清最早建筑的祭坛。据当地老人忆述,在民国年间,天坛遗址仍可见一圆状石台,台上立有石柱,其应为拜台所在。
    依明清两代规制,祭天之典是非常隆重和程序化的,包括择吉日、“涤牲”、“演礼”、“斋戒”、“上香”、“行礼”等。古代帝王用费之巨和浩大声势来表示礼莫大于敬天。1914年12月23日,时任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内阁在北京天坛圜丘举行了中国最后一次祭天活动。袁死后,民国政府停止举行祭天典礼。武清天坛祭祀活动止于何时无从查考。
    武清的地坛,据乾隆七年《武清县志·碑记·新建八腊马神二庙》载,嘉靖年“公治邑以事神治民为务。筑二坛……”此“二坛”即天坛、地坛。“公”,是指时任知县的李贲。也就是说是李贲建的武清天坛和地坛。
    武清地坛位于武清城北偏东。史志将地坛标为“厉坛”,是取严厉震慑之意,北主水,不启门,有威慑之作用。
    元末明初,朱元璋兴兵于南方,1368年称帝,定都南京,即建圜丘于南京城外钟山之阳,建方丘于钟山之阴。这也就是“祭天于南郊之圜丘,祭地于北郊之方泽”。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夏至祭祀的地方。武清地坛与天坛建置时间同。据《清史·志五十七》载,地坛建置为“坐北朝南,坛二成”。古代阴阳学认为偶数为“阴”,指地为阴,故方泽坛成方六丈,与天坛用奇数(阳数)九相对应。
    根据“天圆地方”的古代思想,地坛建置为方形。《清史》载“方泽坛周围环绕有水渠”、“周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祭日中贮水”。老辈相传,武清地坛与之规制相同,但形制略小。
    据《中国祭天·地坛祭祀》载,“对地袛神的祭祀在清代六大祭祀中仅次于祭天的祭祀”。因为土地是人的生存之本,人的所需皆出自土地,加之古有“父天母地”的信仰传统,所以历代对地神的祭祀规格也很高。
    武清的月坛又称“夕月坛”,是祭祀月亮和二十八宿的地方。武清月坛位于当年县城西门外偏北,是明隆庆六年时任知县李贲所筑。清后,月坛更名为社稷坛。
    据老辈人回忆,民国末年,该坛尚有遗迹,为一方石台,中间立有一根石柱。相传这根石柱叫“江山石”。晚清年间,县衙监狱曾在此对犯人行刑,成为一处法场。
    武清月坛的祭坛大体高1.5米,面积40平方米。平面方形,以白石砌成。史载,月坛为白色,祭祀时到场的官吏都要身穿白色礼服,祭器也是白色,就连当日演奏的乐器也是白色。月坛是清入关后为祭祀土神和五谷之神而更名社稷坛的,也蕴涵保佑大清江山社稷之意。同时对坛体进行了重新修缮。重修后的武清社稷坛,仍是方形,周围以汉白玉石环绕,坛顶面有黄、青、白、红、黑五色土,并以黄土居中。《中国祭坛·社稷坛祭祀》称:这样排序寓意中国古代所谓“五帝统治”,即黄帝统治天下,居于中央并由土神辅佐,管理四方。这五色土还代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在祭坛中央还供一神龛,内有一根石柱代表社神受祭,一根木柱代表稷神受祭。代表社神受祭的石柱和代表稷神受祭的木柱后被一根石柱取代。这根石柱被称之“社主石”,又称“江山石”,寓意江山永固。
    (作者:城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