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公明老街,城市历史的深情回望


    
    古朴幽静的公明老街东一巷。
    
    已在公明老街生活了数十年的老人,安居乐业。
    
    街上居民盼望相关部门及早科学整治公明老街。
    深圳晚报记者余海洪摄影报道 “多拍些照片纪念吧。也许您下次走到这儿,这条公明老街的古朴容貌就寻觅不到了。”昨日,走访基层的深圳晚报记者在光明新区公明街道的公明老街拍照时,街上老居民充满感情地嘱咐说。
    公明老街位于合水口与上村的交界处,是一条近200米长的老式街道,两侧临街的店铺约有150间,为清朝和民国初期建筑,多为二层木阁楼瓦房,古色古香,精巧雅致。那些密密匝匝立在楼台屋顶的瓦松,壁虎般紧贴楼壁仅靠雨水和空气就能挺拔生长的小树,无声地展现着悠悠岁月留给这块城区的眷顾;那些传统岭南民居特有的“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以及融合了当时“洋式”建筑风格的精致窗口、阁楼和骑楼等,默默地诉说着深圳人当年“前现代”的生活方式。一个没有记忆的城市是没有根的城市。城市以三种方式保留它的记忆:建筑器物、文字文献、口头讲述。走进公明老街,咀嚼这些“前现代”的老房子所具有的韵味,使人真切地体验到鹏城的纵深感,见到了这个城市的一个时间坐标和一个空间的参照物。
    住在公明老街了解老街历史的当地老人已经不大好找,他们自豪地说,公明街道公明镇建制于明清时期,后在楼村武举人陈海神、合水口村麦晓孙的倡议下,在这里按照香港元朗墟的模式,建立了公平墟,取意“买卖公平”。随着岁月的推移,公平墟又改名为公明墟,取“公道光明”之义,一直沿用至今。公明老街,就是公明墟所在地。
    受访群众同时担心,这条历经百年风雨的老街行将消逝。据介绍,2004年8月,公明老街被核定为“宝安区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深宝文管委发〔2004〕2号文件)。但由于公明墟的房屋多属社区居民所有,产权复杂,年久失修,存在着楼阁木板腐烂,外墙风雨侵蚀等等问题,火灾隐患和建筑安全隐患问题也较为突出。2008年,深圳市研究设计院检测认定公明墟大部分楼宇属危楼。目前,公明老街在多年来没有投入维修经费,业主维修没有相关资质又不能自主修理的困境中憔悴,大伙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希望宝安相关部门及时科学整治,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关系。
    “有闲空就来公明老街看看吧,在对城市历史的深情回望中,你会触摸到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曾经有过的生活脉搏。这里可能并不像那些历史名城一样的厚重。但是可能也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浅薄……”老街的人们热情地招呼着。(余海洪 摄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