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中轴线上的四座剧场


    我与中轴  
    北京这座文化古都,在近现代史上建立了许许多多的剧场,过去的剧场大多建在南城,建在中轴线上的剧场可不多。在我的记忆中,中轴线上先后建造过四座剧场,当年我在这四座剧场都看过演出。  
    中山公园音乐堂——从露天剧场变成音乐殿堂  
    坐落在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在有皇帝的年代原本叫社稷坛,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1928年何其巩任北平市市长时,将中央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四座剧场中,硕果仅存的就是中山公园的音乐堂,音乐堂坐落在中山公园五色土的东侧,始建于1942年,当初的音乐堂仅仅是个露天剧场,剧场呈扇面形,南高北低,在没有演出的时候空空如也,游客可以随便出入,最初的座位也比较简陋,在水泥墩子上装上三根木条,就是观众的座位。这些座位没有靠背,当然也没有什么编号,没有演出的时候,经常有孩童在舞台上嬉戏。儿童时期感觉这里是无比浩大的演出场地,当年曾和几个小朋友在最后一排的外侧,从东到西丈量这个观众厅有多少步,小孩子量完了也就全忘了。抗战胜利后,音乐堂曾举行过一次小学生的演讲比赛,其中最精彩的是聋哑学校学生的演讲。  
    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堂曾几经修缮和改造,从一个露天剧场变成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型剧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逢重大节日,北京市电影公司经常在此举行看片会。到了上个世纪末,音乐堂再次进行改造,成为一个高雅的音乐殿堂。  
    劳动人民文化宫“劳动剧场”——孙书筠表演京韵大鼓《黄继光》  
    天安门东侧是太庙,1926年曾更名为和平公园,并向普通市民开放,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和平公园”这个名称始终没怎么叫开。1950年“五一”劳动节前夕(4月30日)太庙正式更名为“劳动人民文化宫”。此后劳动人民文化宫在二层院落的西侧建立了一个露天剧场,该剧场定名为劳动剧场,该剧场是一个长条形剧场,位于两面红墙之间,舞台位于剧场的北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每逢暑期的周末这里经常举办“夏季音乐舞蹈晚会”,当年我曾在这里看过一次中国广播文工团的演出。暑期也正是北京的雨季,当时正赶上孙书筠老师表演京韵大鼓《黄继光》,暴雨突然来临,虽说露天演出具有雨来散的特点,但是当时只有少数人退场,花钱买票的多数观众还是在坚持着。说来也巧,正当唱到黄继光的“光”字时,一声响雷和闪光同时出现在舞台的上方,霎时间线路跳闸,全场一片漆黑,演出中断了一下,瞬间恢复了供电,经验丰富的孙老师和她的琴师,镇定自若地继续京韵大鼓的演出。这场暴雨时间很短,一会儿就停了。  
    夏季音乐舞蹈晚会连续办了几年,困难时期就停办了。后来在媒体上再也看不到劳动剧场的演出信息了。  
    鼓楼小剧场——八角形阶梯式的露天剧场  
    鼓楼在中轴线的北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鼓楼隶属北京东四区,当年整个鼓楼都属东四区文化馆,同时文化馆也利用鼓楼这块场地,开展了一些群众文化活动。鼓楼的整个建筑地基很高,东西南北共有四个大门,连接四个大门的是四面斜墙,俯视鼓楼则是一个占地八角形的地块。无论从哪个门进鼓楼都要拾级而上,当年东四区文化馆在鼓楼的北门内,就着这个地势开辟了一个阶梯式的露天小剧场,组织群众性的业余演出,当年我看的是一场中小学生的演出。这个小剧场和箭楼剧场虽然都只是短暂地举办过演出活动,但它们都曾是老北京城中轴线上的剧场。  
    正阳门箭楼剧场——北京曲剧诞生的摇篮  
    1950年正阳门前边的箭楼,曾经辟为剧场。一天下午,我陪母亲去前门购物后转到箭楼附近。当时,看到箭楼上有演出,当天演出的剧目是《打狗劝夫》,箭楼东北角的楼梯入口处摆张桌子就卖票,交钱购票就可以登楼看戏。母亲购物走累了,本想买张票到里边歇歇脚儿,登楼后母亲急于入场找座位,童年的我则不急于看什么戏,而是在箭楼的平台上东西南北地瞎转悠,登高远望使我大开眼界,瞧什么都跟看新鲜似的。好在当时的观众不是很多,我很快就在母亲的身边找到了座位。那时的观众席只是普通座位,落座后主演魏喜奎就上场了,别瞧这个剧场照明不是很好,但是演员的演唱还真没有回音。  
    虽然箭楼剧场经营的时间不长,但它确实是京城一个新剧种的摇篮。当年魏喜奎和我们是六部口新平路的同院邻居,她是几天前搬进这个院的,全院只有我们两户,自我介绍时只说她叫魏××,始终没提魏喜奎三个字,每晚我们向她提供一壶开水,每晚演出归来,她在门外喊我的名字,我负责给她开街门。  
    当年所看到的这个剧是一个新剧种,是由几位曲艺演员组成的班底,剧中人主要用单弦牌子曲演唱,箭楼的《打狗劝夫》由曲艺界的中坚人物参加演出,除魏喜奎之外还有曹宝禄、顾荣甫、魏长林等。应该说箭楼的《打狗劝夫》已经是北京曲剧的雏形,后来这班人马与孙砚琴等人联合组团,在西长安街的进康剧场演出,老舍先生专为该团编写了剧本《柳树井》。该剧的演出大获成功,根据老舍先生的提议该剧种定为北京曲剧。之后还先后演出了《清宫秘史》、《清宫外史》、《罗汉钱》等戏。上世纪六十年代,由李宝岩和魏喜奎主演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曾轰动全国,并且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遮幅式宽银幕电影。当年周恩来总理也曾在剧场观看过《杨》剧,演出结束后周总理还与演职人员举行了座谈,并指示北京的大型院团,向北京曲艺团派出专家进行指导,并应向该团提供排练场地。  
    前门箭楼作为剧场的演出,为时很短,后来北京曲剧就转战其他场地演出了。如今北京曲剧的几位开山鼻祖均已作古,但愿他们开创的北京曲剧这朵艺术奇葩重放异彩。  
    中山音乐堂建于何时?  
    中山公园音乐堂诞生于1942年太平洋战争的炮火中,重新修建于1999年的新世纪前夜,是北京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座坐落于皇家古典园林的现代化剧院。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加紧军事进攻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统治,日本侵略者和北京新民会(日本特务机关)搞了一个歌曲征集活动,需要一个演出场所,最终选中位于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建了一座可容纳5000人的露天简易剧场。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在音乐堂举办聚会,经常遭到国民党的破坏。这里也会举办一些文艺活动。那时音乐堂大多上演音乐舞蹈、曲艺杂耍和放映电影。节目之前加演曲艺杂耍,侯一尘、谭伯茹、三蘑菇、白全福、侯宝林、郭启儒等大师都在此舞台上展现过自己的高超技艺。节目之后加映电影,有美国片也有国产片。  
    北平和平解放后,音乐堂进入繁盛时期。1949年5月31日,《北平解放报》刊登了《华北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启事》:“本社奉命从29日起,每晚8时仍继续招待部队机关团体,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子弟兵和老百姓》话剧。该剧有枪声、手榴弹声效果多处,从9时到11时30分完毕。望市民闻声勿惊。”当时人民大会堂还没有建成,全国和北京市的很多重要会议都在音乐堂召开。    
    线  
    “中轴线”申遗,如今已被列入北京市“十二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老北京的中轴线已走过近600年的沧桑岁月。其实,我们每个人所亲闻、亲历、亲为的“中轴线”故事,也都是“中轴线”上一个个令人回味的音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