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海珠黄埔:见证千年商贸辉煌(2)

岭南水乡 完整保存
    走在村中黄埔直街的路面上,似乎依稀还能感受到远洋那带着咸味的风。村中老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在现今的几十年,这里一直都是菜市场,商贩的叫卖声回荡在他们童年的回忆中。
    而在历史学家的眼中,这里数百年前就一直喧嚣,但当时叫卖的商贩们,卖的却是各国带来的珍玩以及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舶来品”。走进很多村民家中,都可以找寻到一些“洋气”。村民陈开伦告诉记者,当年的黄埔村不但富,而且还是“最潮”的一条村子。洋烛、洋油不必说,很多人家中还能找到刻着洋文的雪花膏。
    鼎盛的贸易之下,村中一座座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据介绍,黄埔村鼎盛时期单祠堂就有三十多座。这些建筑恢弘大气、纵横规整、布局严谨对称,“厅堂则宏伟,廊庑则秀美,庭院则幽雅”,是保留了大量岭南民间宗祠特色的艺术精品。即便世易时移,目前保留的依然有十四座。
    除祠堂以外,村中的古私塾、庙宇也保留完整。青砖、灰瓦、镬耳屋、蚝壳墙、麻石街;河涌、江堤、蕉田、渡口……一切的一切,仿如一幅风格浓郁的岭南水乡图。
    近代名人 遍及各行
    得海洋风气之先,往往能人辈出。海珠区文广新局局长吴天军介绍,在清朝第一批公派留洋的120名幼童中,广东占了84人。而海珠区一区就有6人入选,“这6人全来自黄埔村”。而这个传统,几乎一直在延续。
    如果说千年的开村历史,让黄埔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那么这数百年的开放,让村民视野开阔,向往并积极吸收西方新的文化思想。当中,有对新加坡发展贡献大、民望高,被清朝政府、日本、俄国委任为三国领事的新加坡著名侨领胡璇泽、十三行著名的天宝行老板梁经国、为收回多付庚子赔款的爱国外交官梁诚以及在陈炯明叛变时,帮助孙中山脱险并平叛的“永丰舰”舰长冯肇宪等。
    工农兵学商,行行有精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形成了独特的“黄埔村现象”。
    安乐当下
    千年古村 迎接重生
    海珠区启动了黄埔历史文化古村保护整治工程。这个以“不损不丢一砖一瓦”的工程,正为市内同类古文物建筑修缮立下一个更高的标准。海珠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抽疏保旧”就是黄埔村改造的方向。而总面积为6公顷的一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
    “看着村子一天天变好,高兴的心情都不知道怎么形容”土生土长的村中长老梁礼权,形容这次的工程,给了这个千年名村一次新生。
    “黄埔村是个好地方”,采访中,他一次次反复强调。无论是以前“嫁到黄埔村就是赚到了”的打趣,还是作为抗美援朝英雄疗伤点“荣军疗养院”的历史,都为村民们津津乐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