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其它民俗 >

论祭祀诗反映的南北文化(7)


    (6)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4页。 
    (7)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195-199页。 
    (8)转引自萧兵:《楚辞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41页。 
    (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12、271页。 
    (10)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68页。 
    (11)本文认为《周颂》与《九歌》文化的歧异,主要因素是政治与文化的结合。此处的政治(力),指在周代严密的宗法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交互作用下,所产生的政治现象。周公制礼作乐,国家礼治化,祭祀的最终意图,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透过层级式祭祀礼仪,强化各阶层的宗法意识。而钱穆云:"殷周两代的政治力量,无疑的已超越于宗教之上了。""礼治只是政治对于宗教吸收融和以后所产生的一种治体。"见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台北:正中书局,1987年,第38-39页。 
    (12)周代是一个高度礼治化的国家,所有制度,必须循礼而行。祭祀活动的相关规定,钜细靡遗,无论是庙制、含贝、殡葬、哭丧时间等等,均有等级区别。参阅《礼记》中《礼器》、《祭法》、《杂记》诸篇。 
    (1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67页。 
    (14)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9页。 
    (15)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曰:"汉中风俗信巫鬼,重淫祀,尤好楚歌。"淫祀之风,不仅流行于民间,灵王时,还普及于宫廷。桓谭《新论》言:"昔楚灵王骄逸轻下,简贤务鬼,信巫祝之道,斋戒洁鲜,比祀上帝,礼群神,躬执羽绂,起舞坛前。吴人来攻,其国人告急,而灵王鼓舞自若,顾应之曰:’寡人方祭上帝,乐明神,当蒙福佑焉,不敢赴救。’"  
    (16)文崇一:《中国古文化》,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第114-115页。 
    (17)雷庆翼:《楚辞正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第323-325页。 
    (18)本文祭祀程序的安排,依据《三礼》与王国维《释乐次》(收于《观堂集林》卷二)的说明,所排定之概况。 
    (1)《周礼·大胥》:"凡祭祀之用乐者,以鼓征学士。"郑注:"鼓以召之,文王世于曰:’大听鼓征,所以警众。’"  
    (2)《周礼·钟师》:"(钟师)掌金奏。"王国维云:"凡乐,以金奏始,以金奏终。金奏者,所以迎送宾,亦以优天子诸侯及宾客,以为行礼及步趋之节也。"  
    (3)《周礼·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下管,播乐器,令奏鼓。"  
    (4)《周礼·乐师》:"凡乐成,则告备。诏来瞽皋舞,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 
    (5)《周礼·钟师》:"凡祭祀飨食,奏燕乐。"  
    (19)左天锡:《校点粤风后记》,收于朱自清《中国歌谣》,台北:世界书局,1931年,第105页。 
    (20)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72-273页。 
    (21)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72-273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