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潍县县衙门的往事


    潍县的县衙门,建在县城南北中轴线县治前街北端正面,其建筑占地2.4万平方米。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知州张萃重建。1982年因拓宽延伸市区向阳路彻底拆除,历经沧桑近700年。其间,虽多次修缮,但衙门内外的建筑格局,没有大的改变。
    来到潍坊县治前街(当地俗称县门口)北段,迎面是一座石坊,上刻“东莱首邑”四字。高大的影壁墙后是县衙大门。民国时期,大门上书“潍县县政府”。大门两旁有一对一人多高的石狮子。进大门,广场正中是甬道,东面是常平仓和民房。西边是监狱外墙和民房,中间一条小窄巷,西通仓巷子。
    在县衙内宅墙外是北马道和北城墙,建在城墙上的青阳楼(亦名青阳亭),俗称“申冤楼”,正冲县衙内宅。传说,民间有冤情不能上达者,可登青阳楼高声喊冤,县官听到后,可允许进大堂申诉。
    清朝,青阳楼上,有知县何镕所书“青阳晴眺”匾额,“每当晴空万里,登楼远眺,棚园田野,尽收眼底”。它是乾隆《潍县志》中记载的“潍县十景”之一。
    潍县的县衙门,历经沧桑七百年,建筑格局虽无大的改变,但是,衙门里主政的官员,却如走马灯般不停地流动。
    他们当中,有不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清官。其中,周亮工等22人,入祀潍县名宦祠;宋兑、安佑、章纶、官应震、杨宜周、邢国玺、周亮工、赖光表、郑燮等,潍县人还单独或合并为其建立过生祠。也有因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而恶名传世者。如贪官杨耀林,直隶清苑人,进士出身,在清光绪十四至十九年间(1888-1893),曾两度署潍县事,在任期间,收敛民财,接受贿赂,疯狂榨取民脂民膏,怨声载道的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送他一个绰号叫“杨大钱叉子”(钱叉子,搭在肩上装钱的袋子)。
    早在清代,潍县城里就有了夜宵市,地点就在县衙二门内甬道东面的空场上。据家住潍县城里的一些老前辈讲,旧时,县衙各班房有不少是夜晚还在办公的。县官也不时在夜晚审理刑事案件,招致与案件有关的人员,也不时到衙前听风听信,需要夜餐,一些走街串巷卖夜食者,便到衙前叫卖,久而久之,县衙前就出现了夜宵市。远近的老百姓也到此买夜宵。
    那时节,虽然没有电灯照明,夜幕降临,县衙前东面小广场上,到处灯火点点,经营各种夜宵的小商贩纷至沓来,他们在固定的位置设摊摆点,肩挑、手挽,用“园斗”(柳编用具)、“茅囤”(草编用具)、食盒、汤盘(木制)等不同装具,陆续上市。
    此处的夜宵市,多为小本经营者,他们手执灯笼、火把、玻璃罩灯,高声叫卖,品种多而价钱便宜的种种夜宵,按不同季节,供应不同的食品。
    盛夏多为清凉食品,有各种各样的凉粉、麻汁面,于大个子的刀切糕,闫克成的各色粽子,于福宗的枣泥瓤、玫瑰酱和麻汁火烧,刘八、刘九的花椒肉火烧、椒盐火烧、脂烙酥火烧,让人听到吆喝声就流口水。还有,徐传文的酥皮火烧,火候好,烤得焦黄。王福兴老大爷的腥油饼,油而不腻。张顺老大爷的什锦包子,远近闻名。
    冬季自腊月十五开始,麻子元宵上市,边晃边卖,生熟俱全,腊八粥在锅里熬得拔不出筷子来。夜宵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直到夜阑人散。
    据家住城里的老人们回忆,民国年间,他们还经常来到这里买夜宵。“七七”事变,日本鬼子占据潍县城后,这里的夜宵市也不见了。
    1948年,潍县城解放后,潍县县衙门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市公安局和专署公安处的办公场所。上世纪80年代初,为拓宽市区向阳路,将县衙门的旧建筑与县衙门后面的北城墙一并拆除,向阳路由此向北打通,并延伸了近1000米。从此,具有近700年历史的潍县县衙门,永远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刘秉信 陈瑞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