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近代天津的标本意义(2)

我有一张烟台道福康里的老照片。这张拍摄于1935年的老照片反映了一个犹太家庭的生活场景:夏天,小院内,3个男孩依偎在主妇身边。他们身后,两扇窗户上都悬挂着用芦苇编制的窗帘。天津城外湿地广袤,历来盛产芦苇,苇制品物美价廉,每到夏季,城内中等人家常从沿街叫卖的农民手里买来苇帘,挂于门窗之外以遮蔽阳光。可以想象这个犹太家庭的主妇安妮怎样走上街头,怎样与小贩讨价还价,然后怎样心满意足地怀抱着苇帘回家,怎样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挂起来。年年如此。天津人传统的度夏习俗,被这个犹太家庭顺理成章地沿袭着。
    我还有一张上个世纪30年代天津犹太人家居生活的照片,其中男孩的服装完全天津市民化:无袖短衫,一条松紧带将小短裤系在腰间,光脚穿一双偏带儿布鞋。如果不是肤色和典型的犹太人脸型,他的穿着与大街上跑跳着的天津孩子毫无二致。上世纪30年代天津还没有彩色摄影,盛行为照片上色。这帧照片经过照相馆的精心加工,男孩蓝上衣、黄短裤;两位妇女的大花布拉吉,一件鹅黄,一件杏黄;连背景也被敷以颜色:姜黄色的墙,棕黄色的门,配以台阶上绿色花木,整个照片色彩淡雅和谐,烘托出家居生活一派恬静。这帧照片给人最强烈的冲击是天津味道,原汁原味的天津30年代生活影像。
    天津犹太人也食用天津风味食品。美国的马丁·贝茨回忆道:我记得我家有个中国厨子叫李华亭。他以前做帮厨和男仆。我们不在家时,他给我的哥哥姐姐做了好吃的中国菜。在他们的保荐之下,李成了大师傅。李华亭每个月至少做一顿饺子或摆上一桌,令我们欢天喜地。
    许多犹太人在休闲的时候还学会了天津人玩的麻将牌。据塞穆尔·米勒回忆,他的父亲萨姆在全市最豪华高档的西餐店维多利亚咖啡店做职员,收入相当优裕。母亲不出门工作,除了照料家务以外,她便与邻居来往,或到犹太俱乐部交谊。她甚至学会了打麻将牌,犹太俱乐部的麻将牌桌整日座无虚席,母亲学习着中国式的智慧,在中国式的游戏竞技中获得快乐。当时,在犹太俱乐部里打中国麻将牌很普遍,不少犹太妇女精于此道。
    天津犹太人与天津市民的社会交往也是多方面的。犹太人与天津人互相邀请,在各自民族的节日里畅叙友情。本杰明·卡布宁斯基幼时就好几次出席了父亲中国同事的春节宴会,在宴会上尽情品尝中餐,从中体会什么叫做吃“撑”了。而在犹太人的节日光明节里,这些同事便会被邀请到这个犹太家庭里来作客,于是形成惯例,中国客人们总会给犹太人家的孩子送上光明节礼物 ——面值一圆的硬币。本杰明·卡布宁斯基已届80高龄,至今谈起他在光明节得到天津人的礼物 ——面值一圆的硬币时记忆犹新。像这样两个民族互致节日问候,在许多西方国家根本不可想象,只有在近代天津这样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文化底蕴的城市里才会发生。
    剖析天津标本还可以看到,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渗透和吸收,创造了审美新境界,丰富了文明内容,推动了本民族文明的发展。
    由于西方文明首先在天津登陆并从天津传播向整个中国,使天津在近代得领风气之先,能够将一些西方文明的标志物模仿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天津人并不照搬西方文化,在拿来的同时,充分发扬本民族智慧,使之中西合璧。现存并保护完好的庆王府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范例。庆王府由清末大太监小德张出资修建,后转让给庆王载振居住。从外看是两层洋楼,走进大堂,各房之间却是四合院格局。这样中西文化完美结合的建筑物,在天津还能找到许多。天津犹太会堂由在天津开办设计所的北欧设计师设计,充分体现了北欧建筑艺术的简约风格,也标志了天津多种文化并存、包容和吸收的成果。
    文明对话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能,是文明的本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必然趋势。全球化趋势越强劲,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越频繁,人类对文明对话的要求就会越迫切,文明对话必将会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在天津近代史上发生的中华民族与东西方几十个民族文化的互相影响和交融,是异质文明成功对话的典型范例,在民族沟通、民族互助、民族文化相生相长的丰富含义上,向世界提供着“天津经验”,如果深入研究,必将会获得更多的成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