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说说黄土窑洞


    《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云:“黄帝,按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黄帝是黄土地上黎民百姓的祖先,也是中华民族的远祖之一。而黄土地与中华文明相表里。
    黄土,通常分古黄土、老黄土、马兰黄土和新生黄土四种。这其中,古黄土的孔状结构已退化,质密而坚硬。马兰黄土、新生黄土孔状结构发育好,土质疏松,垂直节理清晰,湿陷性大。老黄土土层厚,孔状结构发育适中,有垂直节理而湿陷性较小,最适合挖建窑洞(刘忠红《河南豫西窑洞宅居建筑的传统文化品性探微》,《社会科学家》200s年第4期),诚可谓“因天材,就地利”(《管子·乘马》)。
    窑洞实为穴居。与土楼一样,窑洞也是我国古代遗留、至今仍得到广泛使用的建筑类型,通行于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北、河南等黄土层覆盖的干旱少雨地域。如果说土楼是夯土与木构结合的人工加法空间,那么窑洞(除锢窑以外)则是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挖掘出来的横向、拱形洞穴式居室,可谓之减法空间。
    有关窑洞的最早记载,见于《山海经》。如《山海经·中山经》记载:“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也,冬启乃必有兵。”《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日西王母。”相关典籍记载还有很多。如《孟子·滕文公下》云:“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周易·系辞下》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墨子·辞过》云:“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诗经·大雅·绵》云:“古公宜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陶”,古通“窑”。可见穴居的源远流长。
    考古资料表明。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大致形成于距今70万到23万年前,既是利用天然横穴作为先民们栖居的家园,又是埋葬逝去亲人的丧葬之所——居室葬。南京汤山猿人遗址与周口店同期,也利用天然横穴。南北两遗址交相辉映,可谓我国目前所知穴居之鼻祖。人类从栖居天然洞穴到人工挖掘土窑,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利用黄土阶地横向挖出窑洞建筑始于何时,目前未见明确的考古资料。
    2000年,陕西淳化石桥乡引安村的村民在村西一公里的泥河沟东坡田埂发现了古窑洞。据查这些古窑洞暴露迹象明显,已发现12孔窑洞,从出土器物看,为距今四千年左右的窑洞式房屋遗迹,是迄今考古发现窑洞最多的重要遗址(姚晓平《淳化古窑洞遗址》,《文博》2004年第3期)。有关龙山文化窑洞建筑遗址发掘较多(见表1)。他如咸阳秦都区尹家村庙底沟文化遗址古窑洞(成阳市地方志编委办公室《咸阳市志四·文物》,三秦出版社,2000)以及陕西淳化刘家沟村商代古窑洞(姚生民《淳化县文物志·古遗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等。
    当然,总体而言,考古发现的原始时期先民们居住的洞穴建筑还是有限的。可欣喜者我们可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大量存在的土洞墓窥见一斑。
    有研究者认为,这由于先民们以窑洞为居室,幻想身后的魂魄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生活,故而挖造窑洞式的土洞墓。我国西北地区存在的“土洞墓与窑洞居室在时间与构筑形式、规模大小等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土洞墓是仿自人们居住的窑洞形式而建造的”(谢瑞琚《试论我国早期土洞墓》,《考古》1987年第12期)。
    因之,墓葬建筑对地面建筑形式的模仿历代相沿,逐渐由抽象而具体,不仅反映在墓葬地下、地上建筑本身,其棺椁葬具同样如此,可谓两条相辅相成之发展脉络,深刻揭示出我国古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礼记·中庸》)的丧葬思想。
    历代以降,窑洞建筑沿用不绝。《后汉书·台佟传》云:“台佟,字孝威,魏郡邺人也。隐于武安山,凿穴为居,采药自给。”魏晋南北朝亦然。《十六国春秋·前秦录·张忠》载:“张忠,字巨和,中山人也。永嘉之乱隐于泰山……其居也,依崇岩幽谷,凿地为窟室,弟子亦居窟室,相去六十馀步。”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开凿,可证此时窑洞建筑技术已然成熟。
    隋唐时的窑洞建筑还被用作粮仓。《资治通鉴·高祖文皇帝下》载:大业二年(606)“冬十月置洛口仓于巩县东南原上,筑仓城周围二十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从记载看,唐代巩县的窑洞民居已相当普及(屈德印、邢燕《河南省窑洞村落景观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10期)。至宋代窑洞亦有记载,如《巩县志》云:“曹皇后窑在县西南塬良保,宋皇后曹民幼产于此”等。
    有研究者认为,普遍采用窑洞作为居住建筑,是在明中期黄土高原区森林受到毁灭性破坏之后的事。由于木材奇缺、气候及生态环境的恶化,普通百姓居住黄土窑洞最适合(廖红建等《西部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发展中的环境工程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2000年第3期)。明代杨一清撰《关中奏议》(卷1)云:陕西“又皆无营房马厩,苑官多僦屋而居,或宿窑洞……况各苑地方木植艰得,土人以窑洞为家,乃其素习”等,可为佐证。
    一般而言,窑洞分三种:靠山窑、平地窑、锢窑,每种各具特色(见表2)。其中利用黄土冲沟、丘陵、山崖、干涸河道两岸的塬壁向纵深横向挖掘是为靠山窑;利用台地向下挖出方形深坑后,再向四壁纵深挖掘而成平地窑;仿平地窑式样用砖、石、土坯在地上筑拱形房屋称锢窑。实际上.这三种窑洞建筑又各自变化出众多的变体,甚至三者之间也可交叉.具体形式极其丰富多彩。
    有学者研究,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以前,我国至少有3亿人居住在黄土高原的150个县的窑洞中。此时的山西平陆更有约98%的农民居住在窑洞里(成少伟《走出地平线——窑洞地区居住问题初探》,《建筑学报》1998年第7期),可见窑洞建筑在黄土地域的普及程度。
    与其他地域建筑类型注重风水一致,修建窑洞也是关系家族人脉、子孙繁衍的大事,动土前要相宅、择地、选日。凡宅后有山梁大塬者,谓之“靠山厚”,俗谚“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出大官”;宅后临沟无依托者,称为“背山空”,多忌之。窑洞破土动工之前,要祭土地神。最隆重热闹的仪式为合龙口,窑洞建成时,工匠在中间一孔窑洞的顶上留下仅容一砖或一石的空隙,用系红布、五色线的砖或石砌齐,然后燃放爆竹,宴请宾朋,共祝主家平安吉祥。迁入新居时,亲朋好友备礼祝贺,畅饮喜酒,谓之“暖窑”(屈德印、邢燕《河南省窑洞村落景观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10期)。
    此外,窑洞建筑还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吉祥文化特色。例如,豫西窑洞一般人家常以三孔为多,借以象征福(福运)、禄(赐禄)、寿(民命)三星。中间的一孔窑洞为门窑(或称主窑),两边为陪窑。如只有两孔窑洞,则在两孔窑之间挖一个小的浅龛(俗语叫小坷龛,用作供奉天地神位),以弥补二星之不足。窑洞进深为奇数,如一丈、五丈、七丈等,极少偶数。窑洞宽度可以是一丈二尺等,但决不会出现整偶数。窑顶距地表面黄土层厚一丈五尺,寓意一团和气、三星高照、五谷丰登、七子夺梅、九路进宝。此外,窑洞正面造型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与生活其中的人类一起,组成上通天、下通地的天、地、人三才的天道观,反映出古老独特的阴阳观与通天观合一的生命意识(刘忠红《河南豫西窑洞宅居建筑的传统文化品性探微》,《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4期)。
    但是,与土楼的命运相似,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居住环境要求渐高。由于窑洞建筑(主要指靠山窑、天井窑)存在着采光差、通风不良、易塌顶、渗水、抗震性不佳(相对于钢筋水泥而言)等缺憾,又兼贫穷、落后之嫌,使得窑居逐渐被追求现代生活的民众抛弃。而地方领导、城乡建设部门亦视“弃窑建房”为扶贫致富的政绩,致使此风势不可挡。因此,如何改变、引导一般民众的观念,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景观的优越性,保护窑洞建筑、改善窑居环境,并使他们自愿地开发、利用窑洞资源,在未来的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节约土地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使窑洞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颇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屈德印、邢燕《河南省窑洞村落景观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10期)。
    实际上,居住过窑洞和地面建筑的人们也已深刻体会到窑洞建筑的独具优势。例如,河南新密新寨上世纪50年代为体现新社会、新生活,动员老百姓放弃延续居住了数千年的窑洞建筑,从地下搬迁到地面,烧砖盖房建造地面房屋。据当地老百姓讲,还是怀恋地下窑洞风雨不侵的居住效果(见表3)。冬暖夏凉的窑洞不需要人工建筑材料,或仅需简陋的材料,如土坯、砖、石等。几乎无污染,不消耗能源,而被赞誉为生态建筑。毁弃的窑洞,不存在点滴建筑垃圾,另择一处开窑,搬家就是。因之,窑洞建筑优点多多,得到了越来越多各类专家、学者的重视,论著迭出,享誉海内外。
    而充分利用地下建筑空间已经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例如,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两层在地上,四层在地下;伊利诺伊大学的图书馆干脆就全部建在地下等,不胜枚举。人们早已开发利用了浅层(20米以内)、中层(20米—50米之间)地下空间,如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地铁、公共建筑等,目前已经在进一步开发、利用深层地下空间(50米以下)。未来的地下空间必将成为最主要的人居空间之一。
    因之,认识、利用、宣传、推广窑洞建筑的宝贵经验,借助科技手段解决其中不适于人居的问题,在世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越发严峻的今天。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