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其它民俗 >

饮食原无精粗

国朝①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②,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③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④,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⑤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坛,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⑥
    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⑦责人。
    ——《昨非庵日纂》
    注:①国朝,明朝。②直指,官名。朝廷派往地方处理问题的官员,一般执行“讨奸猾,治大狱”。也称直指使者。③俟,等待。④治具,置办宴客的餐具。此处指做不出佳肴。⑤一器,一盆。⑥饮馔,饮食。⑦飧,熟食。盘飧,泛指菜肴。
    释文:明朝尚书刘南垣,退休后回老家闲居。当地来的一位指使者,总嫌饭菜难吃,苛求部下改善,地方上的官员们难为极了。刘南垣说:“这位直指使是我的学生,我来开导他。”等到直指使来到,便将他留下吃顿饭,还说:“我本想设宴招待你,怕耽误你的公务。今天特要留你吃饭,不凑巧老伴外出了,没有人能做出好饭菜,将就吃点家常饭罢,你能跟我一块儿吃吗?”直指使听老师这么说,不敢辞退。从早晨过了中午,饭菜还没有端上来,直指使实在饿坏了。等到饭菜一上桌,只有粗糙的小米饭和一盆豆腐。两个人都吃了三碗饭,直指使感到吃得够饱了。过了一会儿,可口的菜,好喝的酒,摆了满满一桌,却无法再吃一口。刘南垣一定要直指使再多吃一些,对方回答说:“已经够饱了,不能再吃了。”这时,刘南垣笑着道:“可见饮食原来无所谓精粗的。肚子饿,什么都好吃,饱时,就得挑这挑那,不容易对付口味了。这跟当时肚子饿不饿,很有关系呀!”直指使当然明白老师是在教导他,以后不敢再拿菜肴口味好坏来指责别人了。
    拾得:饥不择食,只求一饱。饿了什么都能吃,都好吃;饱则择味,讲究适口,才能多吃一二勺。刘南垣批评他学生苛求膳食的错误,所来用直截了当的做法,却是说明了极其普通的道理。正因为这位直指使,终日不觉饿,才会对膳食捡肥挑瘦。刘南垣,仅仅巧妙地将“饥饿”与“饱食”产生的感觉,让他的学生体验体验,自然,这种老师身授学生身受的教育手段,比起长篇大论的说教,要深刻实在多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