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其它礼仪 >

【畲族婚俗】新郎两过关:“考赤郎”和“调新郎”


    畲族在送彩礼时,有一个仪式叫“考赤郎”。赤郎就是指送彩礼这天男家带去女方做菜的厨师。 
    送彩礼这天,新郎的叔伯带着歌手、厨师来到女方家中,奉上彩礼之后,带来的厨师要到女方家中厨房去做菜,“考赤郎”便开始了。女方将厨房用具全部收掉,厨师在厨房中先唱,唱一样东西女方给一样东西,厨师要唱40多句才能将所有用具凑齐。接着厨师开始涮锅,但女方早派人在一旁捣乱,不让厨师顺利完成涮锅,有的还将东西扔进锅中,给厨师添乱。厨师要想尽办法,快速将锅涮好,只要涮好锅放上肉,女方就不能捣乱了。但他们会很快在烧火上面给厨师设置障碍,将灶堂里淋上水,塞进湿柴,因此厨师要先准备好煤油、蜡烛等引火之物。只要肉放进了锅中,灶火点燃,厨师便算过关了。 
    结婚那天,招待客人的宴席一开始是空的,要新郎唱一样,女方才会端上一样。大家都是静静地等待新郎的歌声,新郎唱一句,厨师和一句。一唱一和,筷子、酒、菜就会应声而来。这就叫做“调新郎”。 
    宴席结束,新郎还要一样样唱,唱一样,厨师来将桌子上的东西收去一样,直至全部收完。 
    新娘在离开娘家前,还要吃“千斤饭”。大家在桌子上放两把筷子,一碗饭,新娘一手拿一把筷子,交叉着递给站在身后的哥哥,哥哥接过筷子,从新娘腋下将筷子放回桌上。新娘接着低头衔三口饭,将其吐在桌上的手帕中,由哥哥收起放在新娘的口袋里,让她带到夫家去。据说,这三口娘家饭,年年能养一头千斤的大肥猪,所以叫“千斤饭”。 
    畲族婚俗实行一夫一妻制,初时实行族内远房成婚,对歌找恋人,自许终身,后来逐渐演变为经媒人介绍,双方同意后聘礼成婚,现畲汉通婚日趋增多。 
    姑娘小伙到了婚龄,男方父母找人择个“吉日”,由媒人送达姑娘家,姑娘父母再找信得过的“先生”复核审查,认为“日子”可行,就定下来,再由媒人正式送给女方,这时女方要宴请媒人,叫“请媒人”。喜日前一个月,女婿须亲自挑担女方办酒席时所需的糯米,女方回一个“拦腰”。 
    “吉日”的前一天,女方家请来六亲九眷,左邻右舍“吃喜酒”,非常热闹。酒宴一般摆两餐,中餐为女方宴请,叫“落脚酒”,晚餐是男方宴请,叫“请大酒”。若富裕人家要对歌两夜,则前一天为“落脚酒”,第二天作“请大酒”。 
    迎亲队伍到女方大门时,有一个热闹的场面,叫“拦路”,也叫“拦门”。媒人放三只双响鞭炮,报讯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在门内也放两只鞭炮,表示做好迎接。女方阿姨舅姆姑嫂拿着杉枝刺拦在门前,表示夜里要对歌。赤郎作出回应,并用右手把杉刺折下三枝向路边上抛,再折一支抛路下,递过一个红包(叫“接礼包”),姨姆姑嫂就拿掉杉枝刺给予放行。此时要放大量鞭炮。现在演示时,拦路时光对歌一段,不然罚酒三碗。 
    迎亲的另一个热闹场面是赤郎“借镬”与“杀鸡”。 
    晚餐是男方宴请女方客人,“借镬”是意为男方借女方炊具办酒席。据说过去是男方带厨师去的,叫“大赤郎”、大赤郎进行“借镬”仪式后,自己动手烧菜。“小赤郎”专门对歌。“借镬”时,中堂祖宗香案上点燃香烛,赤郎来到灶前,阿姨舅姆端来盛有一块猪肉、二块豆腐、有香烛的米筛,向赤郎作个揖,赤郎接过又向阿姨舅姆作个揖,再向灶神作了揖,米筛放在灶台上,开始念“借镬”词。开场白是:郎儿(赤郎自称)掌(住)山头,多见柴林,少上书堂,口言来短,古礼难周全,念错要莫怪,阿姨舅母多多原谅。 
    接着是念借炊具的谜语山歌,女方厨房凡能藏起来的炊具,已被姑嫂们事先藏了,赤郎念到什么,就拿出什么。如果有遗漏未念到的,就不拿出来,也不告诉是什么东西,而要赤郎重新“借”全部的东西。 
    念完之后,大家认为“借”齐了,就开始杀鸡。现在表演时,还先进行抢鸡,杀鸡时,地上摆上碗,赤郎执刀杀鸡。如果有血滴到地上,就要罚酒,一滴罚一碗,爱耍的姑娘故意碰撞一下,使鸡血滴到碗外,马上就有两个姑娘分别提着酒壶、端着碗,斟酒要赤郎喝,不喝就动手灌。有经验的赤郎是突然把鸡杀掉,滴了两滴血到碗里,马上把鸡头夹进翅膀提走。杀完鸡,菜刀放进米筛,再加上“厨师包”,端起向厨师作揖,厨师接过米筛,“借锅”完毕。 
    新娘到夫家大门,鞭炮迎接,新娘进中堂时,由一位父母双全的姑娘接过伞,新娘递过“接伞包”。新娘由赤娘带领到香案前经过,再到厨师灶前坐一会儿,等祖宗香案摆好祭礼,新娘到中堂站在右边,新郎站在左边,进行拜堂。拜堂完毕,夫妻双双入新房。 
    在畲村,如今还始存着古朴的畲嫁习俗,淳朴的畲族人民互敬互爱、和睦共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美好生活的憧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