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其它礼仪 >

西藏葬俗种种(一)


    人,终有一死,但对死亡的诠释不尽相同。
    死亡,对众多人来说是一件恐怖、畏惧的事,但对藏族却不相同。
    一、西藏葬俗种种
    丧葬是人生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个人在尘世中的最后礼仪,也体现着生者对死亡、对死者的哀悼。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藏高原,缘着她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出来的丧葬习俗当然也极具特色。西藏的丧葬习俗受到藏传佛教或苯教的深刻影响。这里几乎存在着世界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土葬、火葬、塔葬、天葬、水葬、崖葬、树葬、石棺葬、附寄葬等等。每一葬俗都有其存在的特定时间、范围和意义。土葬一般认为是西藏早期的葬俗;塔葬、火葬往往被视为高贵的葬俗,特别是塔葬,只有历世达赖喇嘛、班禅及少数大活佛才享有金银灵塔之葬的殊荣。普通僧人和贵族往往选择火葬,但在森林多的林芝等地区,一般老百姓也行火葬 水葬往往用于穷人、病死者、儿童等;天葬,是西藏最受欢迎、具有普遍性的一种葬俗……
    天葬
    
    天葬场上的“神鹰”
    关于天葬的起源,既有本土起源说,又有印度、中亚舶来说。一般公认天葬分两个阶段,西藏先实行的是一种无意识“弃尸于野”的“原始天葬”。到11、12世纪,随着佛教思想的影响,天葬逐渐仪式化,进入“人为天葬”时期,而后数百年间天葬仪轨日臻完善。天葬也成为藏区众多丧葬习俗中最流行、占主导地位的葬俗。
    一套完整的丧葬习俗应从人弥留之际开始。这时亲人将给垂死者喂一粒被高僧活佛念过咒语的“津丹”(是用名贵的藏药掺拌活佛的衣饰、头发、指甲等制成的),他们认为这有助于其“内气”断绝,斩断七情六欲,让灵魂安然离去。同时还请喇嘛念经,帮助临终者摆脱痛苦和恐惧。一般不让妇人和子女接近,怕搅乱了死者的心境不利于其转世。
    人一咽气,即用一块白布盖住死者的面孔,不可再触摸和搬移死者的遗体。同时要请喇嘛做“抛哇”仪式,即帮助死者灵魂从头盖骨溢出,升入天堂,而非从下身气孔排出,进入地狱。停丧期间,死者家人要将一个陶罐挂在门口,表示家有丧事,而且罐里加柏枝等煨烧,还要按时加入糌粑和牛或羊血、肉、脂三荤及乳、酪、酥三素,表示给死者开饭。而且死者亲友、邻居不得歌舞娱乐。切忌猫、狗等牲畜接近遗体。
    同时请巫师算卦选择合适时辰出殡。时间一般安排在人死三四天后的临晨四五点。先将尸体卷曲起来,手脚相交捆成一团,犹如母腹中的胎儿。然后盖上白氆氇,由家人和亲人将尸体背出家门一段路,再交由背尸人背,沿途千万不能将尸体放到地上,否则死者的灵魂将徘徊于此。到天葬场后,先“煨桑”,通报“神鹰”。随着缕缕桑烟升起,远近的秃鹫纷至沓来。天葬师开始操刀分尸,先从尸体的背面剖开,然后剖腹,取内脏,去肌肉,用石头砸碎骨胳,掺拌上糌粑。喂鹰顺序是先喂内脏,然后喂骨头,最后喂肉。如果鹰吃得一点不剩,视为吉利,死者生前无大罪孽,灵魂将“升天堂”。如果白鹰最先啄食尸体,最为吉祥。如果鹰不愿吃,或没有吃完,将会用火焚烧,把灰烬撒向四方。而且家人还得请人为死者念经超度。天葬完成后,代表死者家人的监丧人,将拿出酒、肉犒劳天葬师,不过在数天内,天葬师不能去死者家,将怕死者的灵魂带回去危及家庭。
    各地天葬师习俗差异较大,以上主要是拉萨附近的丧俗。
    土葬
    
    藏王墓
    土葬是西藏古老的葬俗。青藏高原众多新石器时代墓葬群的考古发掘说明远古时期藏族就流行土葬,到吐蕃时期,土葬成为藏族占统治地位的葬俗。吐蕃盛时,土葬制也发展到顶点,成为藏族最高贵的葬俗,吐蕃王室高大雄伟的陵墓至今耸立在西藏山南琼结,加之繁褥的丧葬仪礼,众多的殉葬品,无不显示着当时土葬制的辉煌。但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公元877年吐蕃暴动的平民奴隶捣毁了吐蕃王室陵墓,土葬制度的统治地位为随佛教思想传播而来的天葬所取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