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其它礼仪 >

结婚三天没大小 公婆一起闹--回族的婚姻习俗(2)

祝婚词 
    回族男女结婚前除向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外,在婚礼上还要请阿訇念“尼卡亥”(祝婚词)。这天,新郎新娘要洗大净、修面。 
    举行“尼卡亥”仪式,一般是在男方家的院子里摆一张香桌,也有在女方家举行的。桌子上放着几盘核桃、红枣和糖果,阿訇坐在上方,左右坐证婚人的父母亲。新郎新娘来到桌前,向阿訇致“色俩目”后,阿訇问:“你两人是不是自愿结为夫妻?”回答自然是“自愿”。接着阿訇用阿文念“尼卡亥”。其内容是根据圣训宣布婚姻合法,新郎新娘要互敬互爱,并祝愿婚姻幸福美满。“尼卡亥”念完,阿訇把桌上的核桃、大枣、糖果等,撒向新郎新娘。参加婚礼的青年男女及小孩一拥而上,争抢起来。孩子们还要向新郎讨喜钱。“尼卡亥”仪式举行后,设宴款待客人。 
    撒喜物 
    新娘入洞房后,新郎立即将门闩住,轻轻揭去新娘的红绸纱巾,摘下新娘头上的喜花,然后,互相交换礼品,新郎送给新娘一个装着几元钱的红包,新娘送给新郎一个用红布缝的香包。不过新娘要把香包藏在贴身而又不易发现的地方,由新郎摸出来,表示将来“生儿育女”。再把被褥下早已备好的红枣、核桃、糖果等,各取一些装进衣服口袋。 
    新郎新娘在洞房内交换礼物时,全被窗外闹洞房的人们将窗户纸舔破看得一清二楚。他们一见新郎找到藏在新娘身上的香包,马上欢呼鼓掌,迫不争待地想要冲进新房。据说,想生女孩的人向新娘要喜花,想生男孩的人则向新郎要香包。于是,新郎刚一开门,人们一下蜂拥而入,抢喜花,夺香包,要核桃、枣子、喜糖,新郎新娘端起盘子,将喜枣、喜糖撒向围上来的人群,男女老幼个个争先抢拾满地的“喜物”。 
    宴席 
    西北回族把赴婚宴叫“吃宴席”。回族人十分好客,同族结婚一般都要去恭喜吃宴席。吃宴席妇女儿童居多,这天她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相约结伴一同去新郎家。 
    回族宴席因地区不同,席间上菜的内容也不尽相似。甘肃回族的宴席分为燕菜、海参、鸡、鸭、十菜、八菜等席类,然后上凉面或干脆吃碗菜。平凉地区的回族人家先上凉菜,后上碗菜、炒菜。面食以米饭、馒头、油香、馓子为主;兰州的宴席一般要有夹沙肉、糊羊、里脊、全鸡、手抓羊肉、酥肉、炒三鲜、红烧鱼、甜米饭、醪糟汤及凉面等;张家川的回族则以果碟为先,碟内各种果品齐全,别有风味;临夏地区的回族却爱先上糖包子、肉包子,后上炒菜,最后上“八宝饭”。 
    闹公婆 
    回族婚礼上闹公婆可算是最热闹的一幕。回族认为:“结婚三天没大小,不耍不热闹”。婚礼上,大姑娘小媳妇可把婆婆抓住,头上簪上花朵,脸上搽上粉,抹上胭脂,穿上红袄绿裤,拉着去迎媳妇,引得满院子里的人捧腹大笑。这时的婆婆,拿出糖果撒在地上,趁姑娘媳妇们争抢糖果之机,悄悄溜之大吉。小伙子们也把公公抓住,脸上涂上颜色,耳朵上挂两串红辣椒,头上戴个破草帽,脖子上挂一个小铜铃,反穿羊皮袄,倒骑毛驴转圈圈,尽情戏耍,逼得公公只好向大家告饶许愿,撒糖果,赠礼品,直到大家满意为止。 
    回族人家结婚闹公婆,图的是个高兴吉利,即使公公是当官的,也得乖乖地由着人们来戏耍,为婚礼增添喜庆色彩。 
    晚上开始闹洞房,多为青年男女参加,大家推荐一位能说会道、幽默风趣的人当司仪,出点子、串节目。新郎新娘按众人的要求表演各种节目,通常有“夫妻啃苹果”、“绕口令”等,使婚礼达到高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