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其它礼仪 >

《广州宣言》大呼:年兮,归来!

一个事实摆在眼前: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洋节日,正以洪水之势迅速融入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生活。在其挑战之下,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逐渐褪色,甚至“地位不保”。传统节日是否需要“特别保护”?如何保护?今天,本刊就此刊出一组报道,敬请垂注。传统年俗历经冲击日渐褪色专家期冀还其本真薪火相传本报讯记者夏杨、实习生王秋花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成了我们的心病。”昨天,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在“春节论坛”上如是说。来自全国各地21个民俗学组织的代表参加论坛,并联名发表了《广州宣言:保护年俗的本真性》,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首先保护好“春节”这个传统节日!
    清明端午中秋冬至都应成为法定假日这个主题为“春节:地方性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民俗学会、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主办,旨在商讨传统节日的现状和保护。出于保护春节这个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专家建议,春节的意义在于辞旧迎新,若假日从初一开始,就失去了“辞旧”的意义,政府应该考虑法定假日从年底安排起,至少从除夕安排起。刘魁立指出,只有政府对节假日资源的支配和民众对节日的需求结合起来,传统节日才能“魂兮归来”。利用好这些时间资源,民众可以满足对节日生活的、情感的、道德的需求。目前在日韩等国,虽然生活方式西化严重,但这方面协调得很好。我国却存在尴尬之处,大多传统节日都无假期,节日自然就淡了。至于节假日怎么调整,刘魁立认为,应削减或调整阳历节日,保证各个传统节日的法定时间。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重要传统节日,也应该安排法定假日。当节日时间保证了,节日传统意义的回归才能迈开步。
    保护传统中国节日眼前正是大好时机现在的春节,不可能也没必要像古代那样过,然而,传统节日作为民族凝聚力的原始作用还存在,它依然作为一种文化生命密码流动在华人的血液中。昨天,论坛发表广州宣言称:年俗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条无形纽带!然而,随着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到来,西方科技文化冲击了千年的华夏传统,年俗变得面目全非。我们淡化传统节日的同时,韩国却将端午祭祀仪式成功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警醒中国人,是该回头重视传统节日的时候了。于是,我们大呼:“年兮,归来!”宣言指出,目前我们迎来了保护年俗的大好时机,文化多样性的主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一股锐不可当的世界性潮流。今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春节榜上有名。而将春节申报成世界遗产的工程,国家有关部门也已开始了准备。宣言呼吁:政府应放开手脚,还本真的年俗于民;民众要积极参与,让本真的民俗在民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让传统文化之脉薪火相传。街谈巷议
    少用减法多用加法·林琴西·十博士说要“慎过耶诞”,笔者未必同意,但颇具同情。尽管他们的“宣言”非常坚硬,姿态不够宽和宏通,但相对于整个“社会大势”来说,十博士的观点,实在仅是一种微弱的挣扎。在我们的法定节假系统中,五十多年以至于今,几乎都是“西风压倒东风”:一部分源于公元历法;一部分沿习当年苏联影响,至今未变。而近年受商机鼓舞,圣诞等节庆又时兴得很。在此环境中,在“节庆文化”上,有一个提倡中国传统节日的声音,是好事。社会多元。在文化选择上,多用加法,少用减法;宁可放过,切勿“杀”错。所以,笔者非常赞同“追加”除夕作为法定节假的提议。政府应该认真考虑:这往高里说,是民族文化之事;往低里说,是俯顺民情。以“多用加法,少用减法”的思路,端午、清明大可与“耶诞”相安无事,各适其适。我倒寄希望以商业为杠杆,去推动端午、清明的现代转化,何时清明不止于消费烧猪,端午不仅吃粽;除吃以外,还有得玩,传统文化就更现生机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