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其它礼仪 >

你会背诵“虫虫歌”吗?

原生态多声部合唱、沱江号子、四川清音、拗棒、面塑、酥油花制作技艺、隆昌夏布纺织工艺……有近2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进入我省省级推荐项目名录,让许多人发出慨叹。那些传说、歌舞、曲艺、皮影、剪纸、绘画、民俗节庆等,不仅蕴藏着四川各民族珍贵的文化“基因”,也留下了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记忆。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它们大都淡出了现代人的生活。散落在巴山蜀水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多少我们熟视无睹?将如何传承、发展?才能让我们的文化“基因”历久弥新?从今日起,我们将推出“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编者
    ■毛智本报记者王向华童顺鸣文/图 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已于日前在本报公示,《苏济川虫虫歌》列入其中。从清末至今,《苏济川虫虫歌》便广为流传,其影响之深远,堪称少见。
    “黄丝蚂蚂,请你家公家婆过来吃嘎嘎(指猪肉)。大的不来小的来,吹吹打打一起来……”15日下午,长宁县“古玩一条街”上,几位老人正饶有兴趣地唱着儿歌。朗朗上口的童谣,勾起记者儿时的记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周学渔等老人在订正《苏济川虫虫歌》中的《黄丝蚂蚂》。
    《苏济川虫虫歌》今年9月被宜宾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妇孺张口能背“虫虫歌”
    《苏济川虫虫歌》指苏济川所收集、整理、编创的“虫虫歌”。苏济川为长宁县老翁镇人,清末秀才。《苏济川虫虫歌》在吸取大量从生产、生活中产生的“虫虫歌”基础上,以古代少有的儿歌体,记录了当时飞禽走兽虫鸟的种类,以拟人化的方法再现了川南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性,极具地域特色,是记录社会发展的典籍,研究川南历史的依据。清末伊始,便在川南地区广为流传,妇孺张口即能背出几首“虫虫歌”。民国初年,甚至被远传到滇、黔、湘、桂等地。《苏济川虫虫歌》借《牛》喻生活的艰辛,以《骆驼》反映父辈养儿育女的辛苦,用《夹夹虫》针砭当时地主老财的凶恶,以《蟾》来讽喻社会上虚伪的人。就是在今天也还有不少人会背“虫虫歌”。
    “我们小时候就是唱‘虫虫歌’长大的,它教会了我们很多的知识和做人的准则。”周学渔说,“我要抓紧整理,好让更多的人受益。”
    抢救工作政府与民间并进据悉,《苏济川虫虫歌》有120余首,长期仅在民间流传,没有文字记录。据长宁县文体局调查显示:《苏济川虫虫歌》传唱人数不多,而能记住《苏济川虫虫歌》的老人们也大都年事已高。
    抢救保护“虫虫歌”,政府与民间共同在努力。73岁的退休教师周学渔便是“好事”者之一。自记事起他就常听父母念儿歌,“那时能背两三首。”1975年,周学渔调往花滩中学,与同事宋绍之、李新甫凑到一起时也背《虫虫歌》。一日,3人突发奇想:把散落民间的《虫虫歌》进行搜集,并加以整理。
    1979年,3人开始分工整理,宋绍之负责搜集,李新甫负责刻印钢板,周学渔整理校对。最后,他们搜集到58首,其中51首是苏济川的原创,7首疑为后人仿照编写。1980年12月20日,他们油印了30多册,发给当时花滩中学的教师,人手一册。“这个本子我留到现在。”周学渔说。
    后来,周学渔调往雅安宝兴中学任教,搜集工作就此停止。如今,他们3个人,两人已先后去世,只剩下周学渔一人健在。
    《苏济川虫虫歌》在长宁有多种版本,记者此次即见到3种。
    能否注入时代元素?
    由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娱乐形式的多样化,《苏济川虫虫歌》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日渐逼仄。长宁县希望小学屈中曲老师几年前曾教自己班里的学生唱“虫虫歌”,孩子们开始觉得新鲜,不久就转移了兴趣。究其原因,屈老师认为,与当下流行的儿歌相比,“虫虫歌”的趣味性和时代气息都显不足,因此很难让孩子们维持持久的兴趣。为此他建议,“虫虫歌”在传承时,不妨加入一些时代元素,更利于流传。
    为传承“虫虫歌”,长宁县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保护计划。未来5年里,在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的基础上,将“虫虫歌”完整建档;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将“虫虫歌”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保存;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政府培训等途径,使“虫虫歌”后继有人;将“虫虫歌”与竹海旅游有机结合,进行适度开发与利用。完成“虫虫歌”初稿和编印后,让它在全国公开发行,还将打造精品“虫虫歌”3至5首,培养“虫虫歌”歌王3至5名等。
    今年初,周学渔从雅安回到长宁老家,自9月起,他在做字画生意的同时又开始重新整理、校正“虫虫歌”,如今已整理、抄写了40多首。“整理好了,我准备用毛笔楷书一本,留存给后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