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其它礼仪 >

民间婚俗见证 徽州微型"撒帐书"


    
    图为新近发现的徽州微型“撒帐书”(部分)
    撒帐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一种婚姻习俗:洞房花烛之夜,夫妇二人就床对坐,由赞相礼仪者及嘉宾以金钱彩果散掷,称作撒帐。
    近世徽州启蒙读物在描摹当地婚俗时这样写道:“接亲到,开轿门,参拜天地,吵新人,吃喜酒,撒帐贺房。”一般说来,供孩童阅读的启蒙读物,通常反映了一地人群日常生活的基本状况。所谓吵新人,亦作“闹房炒新郎”。明末凌濛初的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就提及:“徽人风俗,专要闹房炒新郎,凡亲戚朋友相识的,在住处所在,闻知娶亲,就携了酒榼前来称庆。说话之间,名为祝颂,实半带笑耍,把新郎灌得烂醉方以为乐。”可见,闹房、贺房之前,撒帐是重要的一道程序。撒帐时所唱之歌称为“撒帐歌”(或曰“撒帐诗”),而民间有关撒帐歌的抄本,就叫做“撒帐书”(或“帐书”)。在徽州,撒帐书的遗存极为繁多,就目前已发现者,就达数十种之多。
    此前,笔者在徽州又觅得一册微型撒帐书,极为罕见,是迄今为止所见最小的一种撒帐书。该书长仅6厘米,宽不过5.5厘米。全书除封面外,共计十六页三十二面,每面四行,每行六字。书名曰“账书”(撒帐书的“帐”,民间通常也写成“账”),封面除书名外,有“洞方[房]花烛夜”字样,为民国四年(1915年)抄本。
    撒帐之俗相传源于汉武帝,而撒帐歌的内容通常见诸笔记、小说,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说郛》、《快嘴李翠莲》等,而迄今遗存下来的文书资料,比较早期的如唐代敦煌文书中的《婚事程式》。至于目前发现的这册微型撒帐书,封面写有人名“潘正开”,书中逐字均有红笔朱点,并有以后添加内容的文字,据此推测,这应是民间实际使用的撒帐书原件。
    大凡是撒帐歌,除了琴瑟和谐的欢庆祝愿外,也总难免不了夹杂着一些“荤话”。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梦换心方成恶妇,听撒帐早是痴郎》,叙及狄希陈与素姐成婚,拜过天地,牵了红,引进洞房,傧相赞礼,坐床合卺。但见那傧相手里拿了个盒底,里面盛了五谷、栗子、枣儿、荔枝、圆眼,口里高喝低唱,其中有将五谷果子往上一撒,念道:“撒帐上,新人莫得妆模样。晚间上得合欢床,老僧就把钟来撞。”念毕,又把五谷果子往下撒,念道:“撒帐下,新人整顿蛟绡帕。须臾待得雨云收,武陵一树桃花谢。”这些颠鸾倒凤的性事描写,引起了烈燥的新媳妇之不满,顿时发作起来。虽然新人的家人也认为,如此低俗的撒帐诗,绝不应当在新人面前念叨,但从徽州民间发现的大批撒帐歌来看,类似于此的内容并不罕见。《账书》中亦有:“撒帐撒四方,华堂花烛喜洋洋,挂灯结彩凤,今日鸳鸯彩凤接同房,吉日吉时同共枕,半推半就上牙床,云雨合欢谁不乐,如鱼得水笑洋洋,……今满二人花烛夜,生下海而状元郎。”“今满”当为徽州方言,也就是今晚的意思。其实,《醒世姻缘传》和《账书》中的这些撒帐歌,还算是比较文雅的。就目前发现的数十种撒帐书来看,其中不乏更为露骨的性事描写,此无他——撒帐歌虽然源远流长,有比较固定的格式,但在民间社会,喝唱撒帐歌的人往往是即兴而为,众声喧哗的闹房之间,添油加醋的插科打诨极为常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除了“压箱底”外,撒帐歌亦是新婚夫妇接受男欢女爱性事启蒙的一种形式,因此,对于傧相和亲友的祝福狂欢乃至撒泼笑耍,婚家一般也并不以此为忤。
    (作者王振忠 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