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钱逊:中华文化的一个中心议题是讲做人的道理


    文/钱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本末主次方能事半功倍。
    
    中华传统文化(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前应以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关于做人的道理,重建中华文化人生理想信念、道德信仰为中心,以重现中华礼义之邦的形象为目标。或者说,进行一次全民学做人的再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传统文化的特质就在重道德。《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最简明的表述。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化关于为人之道的思想,如孔子、儒家提出的“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的人生理想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以及孝、悌、忠、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要求,为人们所继承,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民族的文化传统。世代传颂,家喻户晓,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名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正是儒学倡导的为人之道最高的、集中的体现;中国民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道德风尚,也是儒学为人之道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这些思想培育了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支撑了民族的发展;也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使我们赢得了礼义之邦的美名。传统文化关于为人之道的思想,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精神表现,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世代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之所在。
    再从两个典型人物看。文天祥就义前在腰带上写下遗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能,所学何事?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一辈子读圣贤书,所追求的是孔孟所说“成仁取义”的理想境界。最后回顾一生,自信已经做到,宽慰地感到“庶几无憾”。
    顾炎武在满清代明之际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兽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维护社会道德风气,保天下为己任。又说“愚以为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他也是以学为君子,传承文化,维护社会道德风气为儒学的根本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重在做人的道理(资料图 图源网络)
    总之,中华文化的特点,它的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我们今天弘扬中华文化,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首先要把握这一点。
    其次,当前全球和国内社会现状。当今世界,面临多方面的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精神危机是其中之一。个人第一、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充斥浸润于社会,成为纷争、冲突以至战争的根源。中华文化所倡导关于做人的道理,关于人生理想、意义的思想,崇德乐群的价值观,蕴含着可以解决我们社会上的弊病的良方,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当今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关注的基本问题。
    再次,我们教育对象的现状。“个人第一,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正是导致诸多不良现象的思想根源。这是教育立德树人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传统文化教育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和精神,个人和群体的关系,继承中华文化“崇德乐群”的优秀传统,摆脱“个人第一,利益至上”价值观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心目标和任务。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完成你自己”或“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中华传统教育就是要帮助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超越禽兽的境界,成为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人。把目标归于个人利益上,不利于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讨论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对这样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讨论,予以辨明。
    (作者钱逊,清华大学教授、国际儒联荣誉顾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