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礼仪 > 其它礼仪 >

浅析从汉语谚语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女择偶观(2)

(六)家教准则  
    为了选择人品可靠的妻子,男子在挑选配偶时往往非常慎重:“买匹骏马需考虑一日,娶媳妇要观察一年”;“买锅要敲打敲打,娶妻要了解了解”。在选择配偶时,还很注重女方母亲的品德修养,如“捉猪儿看母猪,说媳妇看父母”;“母要癫狂,女必轻贱”;“娶女看娘,种树看种”;“买屋要看梁,娶妻要看娘”。为什么人们把未来岳母的品德看得这般重要呢?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女儿的言谈举止受母亲影响最多,母亲常常是女儿生活品行的老师,这种对婚姻当事人家风家教参考的观念和做法,表明了传统社会对于婚姻的重视程度。  
    三、从谚语看女性的择偶标准  
    (一)注重才能  
    几千年来,传统的儒家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才能对于男子来说极其重要,男子可以凭借知识和才能进入上层社会,并且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才能是男子实现自身价值的凭借,男子以才而不是以貌来作为进人女性世界的资本,这是封建社会对性别的一种定位。因此对女性来说,理想的婚姻是“郎才女貌,一双两好”;“才子配佳人,瘸驴配破磨”;“郎才女貌,白头偕老”。女性在选择配偶时,“宁要才,不要财”,这里的“才”指的是“人才”、“文才”,而“财”指的是钱财,包括门楼、谷仓和田庄等家产。在女性择偶观的谚语中,反映这种要“才”不要“财”的占女方择偶观谚语的47%,比如,“会嫁嫁对头,不会嫁嫁门楼”;“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的选家当”。  
    (二)注重感情  
    在封建社会里,大部分男女没有恋爱婚姻的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构建婚姻的基础,特别是女性更没有选择婚姻的自由,一切由父母和兄弟做主。往往是两家门第相当,双方儿女的生辰八字经命馆审核,彼此不冲克,才可订婚事。及等拜天地,人洞房后,新人才初次谋面。这种包办的婚姻使婚后生活的幸福指数成为未知。另一方面,女性较之于男性,更倾向于浪漫,所以她们在内心里渴望爱情,渴望有感情的婚姻。在择偶时,对于情感的注重远超过对容貌的苛求,精神的相濡以沫更胜过相貌和财势的诱惑,所以谚语有云:“只要感情在,麻子脸上放光彩”;“宁嫁个投缘的,不嫁个有钱的”;“不求富家子,只爱如意郎”。  
    (三)注重人品  
    中国文化渊源于儒家思想,可是儒家的开山鼻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下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定论。受此影响,统治者和思想家差不多都认为女性天性深处就有邪恶成分存在,如不严加管束,就会在男人的家庭和社会里酿成一种灾难,他们极力主张将难以驯服的女人置于父权社会权利系统的严密监控之下。因此传统文化一直在用双重道德标准要求男性和女性,这在婚姻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周公、孔圣人的伦理法典中,女人必须从一而终,恪守节操;至于男人是不必在乎这些的,一夫多妻,三妻四妾是权势的象征,寻花问柳是男人的自由,谚语有云:“头妻嫌,二妻爱,三妻愿叫祖奶奶”。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女性在择偶时更注重男性的人品,人品好,才是幸福婚姻的基础。谚语有云:“不贪千担田,只求丈夫贤”:“宁嫁给好汉子拉马镫,不嫁给恶汉子当祖宗”;“不看穿,不看戴,单看男方人实在”。  
    (四)注重对方的职业  
    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所以读书、种田、对外交往联络、养家糊口是男人的职责;而生养孩子、伺候老人、照顾丈夫、洗衣做饭、织布纺线是女人的职责,女子婚后生活完全依赖于男方。因此女方在择偶时,就把男方的职业当作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与此相关的谚语有很多,比如:“嫁给读书郎,夜夜守空房”;“嫁人要嫁读书人,说起话来好斯文”;“嫁给种田郎,带泥夹污上棉床”;“嫁人要嫁种田郎,日同三餐晚同房”;“嫁给裁缝郎,布头布脑满棉床”;“有女莫嫁捞鱼郎,一年三季守空房”。以上谚语说明当时人们对职业的认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态。  
    从以上谚语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男女在择偶标准上是有差别的,男子在择偶时重在选择坚贞专一,品行优良,家庭经济相当,容貌一般的女子;而女子在择偶上重在选择有才能,有品行,两情相悦的男子。由此可以看出男性在择偶过程中比较倾向于实际,而女性较男性则更多浪漫情调,而且伴随着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谚语中反映出来的旧时期择偶标准带有强烈的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色彩。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经过时空的转换,岁月的更迭,以及人们的实践,传统婚恋观既有吐故纳新,又有继承发展。因此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米贵老婆贱”之类的谚语很少有人使用,它们只存在于书本里,作为一种“活化石”来研究中国传统的婚姻关系。今天,通过谚语对它进行重新审视和探讨,使我们对中国传统婚恋观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同时也对现代社会的婚恋观给予指导,提出了更多的质疑和困惑。(作者:邵娟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