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长沙“火宫殿”油炸臭豆腐——黑如墨、香如醇


    据说,臭豆腐源自北京,从湘阴传入长沙,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臭豆腐”各地皆有,而湖南长沙“火宫殿”的油炸“臭豆腐”却更有名气。
    炸“臭豆腐”闻着臭吃着奇香,是中国小吃一绝。据说,50年代,有名人去湖南搜集民间资料,曾来过以“臭豆腐”闻名当地的“火宫殿”。这里的臭豆腐,系用文火炸焦后,再将一块一块的豆腐钻孔,灌辣椒油。吃起来辣味十足,臭香浓郁,颇受赞赏,也因此,“火宫殿”的臭豆腐的名声传出了湘地,传遍了大江南北。
    火宫殿位于长沙坡子街,如今已辟为美食一条街,且尚在扩建之中。当地人介绍,火宫殿原系祭祀火神的庙宇,又名乾元宫,始建于乾隆12年(1747年),晚清时期发展成为集祭祀、看戏、听书、观艺、小吃的庙会集市,至民国时期已是“摊担罗列,车棚撑伞”,成为街头小吃的闹市,已有200多年历史,堪与北京天桥、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齐名。此地游客终日不绝,但真正让其名声大噪的,却是看起来黑糊糊,吃起来香喷喷的民间小吃——“油炸臭豆腐”。
    
    坐在火宫殿的茶室中,点一盘油炸臭豆腐,然后翘首以待。不多时,服务员端来一小碟,炸得枯焦,外表漆黑,一股既臭又香的特殊气味扑鼻而来。小碟中盛有五块,售价五元,并不昂贵,当然比长沙街头小摊卖的稍贵。夹一块,蘸一点用麻油、干辣椒和大蒜粒泥混合而成的调料,送入口中,慢慢咀嚼,感觉表皮焦脆,而内里却软嫩得很,滋味鲜美,越吃越香。一碟臭豆腐很快见底了,但口角生津,意犹未尽。向服务员打听,才知道其特点是“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而要达到这种至高境界的味觉与口感,制作起来丝毫不能马虎:选用优质黄豆为原料,做成水豆腐,再在卤水中浸泡半日以上。卤水也不简单,放有鲜冬笋、浏阳豆豉、香菇、上等的白酒等,所以臭豆腐才味道鲜香。浸泡入味后的臭豆腐,取出用茶油经文火炸得微微焦黄,盛碟后就可食用了。选取如此优质的原料,经过如此复杂的制作工艺,怪不得如此好吃呢。笔者注意到,这里是传统做法,与街边小摊炸后再舀一勺卤汁不同,浸泡的工夫看来是最大的区别。火宫殿还有姊妹团子、脑髓卷、糖油粑粑、牛肉馓子等当地名小吃,但长沙最受欢迎,游客必点的还是闻着臭,吃着香的油炸臭豆腐。
    主席的胃口很好,据说他年轻时常吃长沙火宫殿的油炸臭豆腐干,解放后还去吃过,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期间火宫殿的影壁便出现了两行大字——“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与武汉的鸭脖子、天津的大麻花、成都的麻辣烫一样,油炸臭豆腐已经成为所在城市最值得自豪的民间饮食文化象征,无论国内游客还是外国友人来长沙无不以品尝臭豆腐为快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