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酒文化 > 其它 >

夏商周时期酒器简介(1)


    
    青铜方尊
    规格: 通高44厘米 Total Height 44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商代晚期 Late Sh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铜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夏商周时期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主题词或关键词: 尊 青铜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中文名称: 青铜方尊
    英文名称: Bronze rectangular zun
    【罕见的铸造方法】
    青铜方尊1990年出土于安阳殷墟郭家庄第一六○号商墓中。方口外侈,束颈,斜肩,平底,高圈足外撇。器体共有八组扉棱,口沿处扉棱伸出口沿外近3厘米,气势颇为壮观。口下饰一对倒夔蕉叶纹。腹及圈足四面为分解式的大饕餮纹。肩部及腹部、圈足的饕餮纹之上有一夔纹带。方尊肩部四角及四边中部,各有四个圆钉头,其上分别套有象头和兽头形饰件。这八个兽头皆为单独铸造出来,被安放在钉头上,兽头是活动的,可以随时取下,这种铸造方法在商代铜器中极为罕见。内底中部铸有“亚址”二字。
    【具有东夷特色的青铜方尊】
    这件方尊,与传世的“亚醜”方尊和“亚醜者〓”方尊的形制、纹饰和大小基本相同,特别是与后者,连重量都完全相同。成组的“亚醜”器多出土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大型商墓中,可见殷墟第一六○号商墓的墓主与当时的东夷人之间存有某种特殊关系。
    
    象形铜尊
    规格:长26.5厘米高22.8厘米Length26.5cm·Height22.8cm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商代晚期LateShang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铜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夏商周时期酒器
    收藏地:湖南省博物馆theMuseumofHunanProvince
    主题词或关键词:尊青铜
    辅助分类项:酒具
    中文名称:象形铜尊
    英文名称:Bronzezunshapedofelephant
    【活生生的象形铜尊】
    此尊1975年出土于湖南省醴陵县仙霞乡狮子山,乃湖南出土的一件重要的肖形青铜酒器。象体浑短,四肢粗壮,肥耳,短颈,垂尾,门齿外露,长鼻上扬,作静立状,活生生一个亚洲象的神态。象背上有椭圆形尊口,象腹中空以纳酒,象鼻中空以斟酒,结构极为巧妙。
    【象形铜尊的装饰花纹】
    象尊的纹饰也极为华美,通体遍布云雷纹,象鼻尖上饰一长喙猛禽,另有一虎伏于象鼻顶端拱曲处,虎尾搭在猛禽身上,虎口正咬住蟠伏在象鼻背侧的一条小龙,在象鼻的侧面另有龙垂附,象额有蟠龙一对,象耳正面饰云雷纹,背面雕凤鸟,象耳下有小龙,象身各处装饰有兽面、虎、龙、凤、鸟等图案,布局紧凑,组织和谐,巧夺天工。
    【高居山顶无伴出】
    在湖南发现的商代青铜礼器,往往出土于山岭岗坡之上,一般无伴出物。象尊的出土地点,即位于一座高约四百米的山丘近顶部的地方,距地表仅15厘米,孤零零仅此一物。据考古专家推测,包括象尊在内,湖南出土的这类青铜器,很可能是当初在用这些铜器祭祀山川、天地、日月之后,就地掩埋的。目前所知,海内外珍藏的中国古代青铜象尊至少有五件。其中有一件相传亦出自湖南,其形制、大小、花纹等都与这件象形铜尊极似,尊盖上铸有一头小象为盖钮,遗憾的是此器现已流失国外。
    
    双联漆杯
    规格: 通高9.2厘米 通长17.6厘米 Total Height 9.2cm·Total Length 17.6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战国时期 Warring States Period
    类型
    质地类型: 漆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夏商周时期酒器
    收藏地: 湖北省博物馆 the Museum of Hubei Province
    主题词或关键词: 合卺杯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中文名称: 双联漆杯
    英文名称: Twin lacquer cup
    【飞凤背负的合卺杯】
    双联漆杯出土于1986年冬至1987年春在湖北省荆门市十里铺镇王场村包山岗发掘的二号战国楚墓,系用竹、木结合雕制而成的一种特殊酒器,取飞凤负双杯状。相联的两杯为圆筒状,竹壁木底,近杯底处用一根竹管将两杯联通。在两杯的前方间隙中,嵌一木雕凤鸟,昂首挺胸而立,口衔宝珠。在两杯的后面间隙中,粘嵌木雕凤尾,平伸而出。整个器体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凤鸟背负两个大酒杯。杯下两只孔雀开屏状小凤鸟,与负杯凤鸟的双足共同构成全器的四足。杯内髹红漆,杯外通体黑地,红、黄彩绘,使用堆漆法表现立体效果。杯上彩绘二龙相蟠以及波浪纹、卷云纹等。彩绘凤鸟双联杯,造型奇妙,制作精美,堪称中国古代酒器中的奇珍。
    【合卺杯的独特功用】
    合卺杯,是古代婚礼上用来喝交杯酒的专用杯子。明代胡应麟的《甲乙剩言》中提到“合卺玉杯”时说:“形制奇特,以两杯对峙,中通一道,使酒相过。两杯之间承以威凤,凤立于蹲兽之上。”这段文献中所提到的合卺杯的形状结构,与包山楚墓中所出的这件双联漆杯基本吻合,只是凤鸟双联杯缺一蹲兽而已。因此,这件漆双联杯应是所谓的“合卺杯”。在晋和唐宋文献中,都有关于“合卺杯”的记载,而且认为用合卺杯喝交杯酒是婚礼上的重要礼仪。明清时期还有玉雕合卺杯流传至今。
    
    青铜冰鉴
    规格:鉴高63.2厘米、口长63.4厘米、宽62.8厘米、缶高51.8厘米TotalHeight63.2cm·LengthofMouth63.4cm·WidthofMouth62.8cm·Heightoffou51.8cm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战国早期EarlyWarringStatesPeriod
    类型
    质地类型:铜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夏商周时期酒器
    收藏地:湖北省博物馆theMuseumofHubeiProvince
    主题词或关键词:铜缶铜鉴青铜
    辅助分类项:酒具
    中文名称:青铜冰鉴
    英文名称:Bronzejian(bigbasin-likevesselusedtoholdice)withfouinside
    【巧夺天工的战国青铜冰鉴】
    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鉴为方体,像一个方口的大盆,腹深,平底,四个兽足。鉴口四角及四边中部分别有方形或曲尺形附饰,均用凸榫与口沿上相应的榫眼套接。鉴身的四面和四棱上,共有八个拱曲的龙形耳钮,钮尾均有小龙缠绕,又有两朵五瓣小花立于尾上。鉴内中部有方孔,鉴内之缶口颈即从方孔中露出,盖之四面各有一兽面衔环,以便启闭鉴盖。盖上浮雕变形蟠纹,鉴体上多浮雕蟠螭纹,下腹饰蕉叶纹。鉴体铭刻“曾侯乙作持用终”。铜缶亦为方体,小口,斜肩,腹瘦深,平底,圈足。缶盖平顶,上置四个圆环钮。盖沿内折,与缶口以子母榫相扣合。缶肩有四个圆环钮。缶上饰T形勾连纹、菱形带纹、斜三角纹、勾连云雷纹、蕉叶纹、涡纹和浮雕变形螭纹,盖内刻铭与鉴铭相同。
    【鉴与缶的巧妙结合】
    鉴与缶的组合,设有专门的机关。在使用时,将缶之口、底与鉴之口、底套合固定,灌酒挹酒不需打开鉴盖,只用打开缶盖即可。这套酒器设计巧妙,铸作精细,形体壮伟,在现知商周青铜酒器中尚无可朋比者。
    【南国的清馨冻饮】
    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夏季时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招魂》中的这两句话就是说,夏天饮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楚辞·大招》中也说“清馨冻饮”,清澄醇酽之酒冰镇之后宜于夏季饮用。楚国地处南方,盛夏时饮冰镇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
    【最早的原始“冰箱”】
    曾侯乙墓地处湖北省,夏季时肯定酷暑难耐,因此,此墓中出土两件大型青铜冰鉴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与古代文献记载的周代流行在夏季饮冰镇酒恰相印证。这一青铜冰鉴的发现充分证明,我国至迟在战国时代已发明了原始的“冰箱”,而冷饮的出现也就肯定不会晚于战国时代。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的。当然,这套青铜冰鉴除可降温冻饮之外,还可在鉴腹内加入热水,使缶内美酒迅速增温,成为适合冬天时饮用的温酒。可谓一举两得,其妙无穷!
    
    陶质贮酒器
    规格:高39厘米Height39cm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二里头文化ErlitouCulture
    类型
    质地类型:陶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夏商周时期酒器
    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theInstituteofArchaeology,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
    主题词或关键词:尊灰陶
    辅助分类项:酒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