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中国茶道概念(4)

  (四)茶修 
    茶修即是藉茶修行。修行的路径有千万条,藉茶事而修行的茶道只是其中之一。  
    “茶之为饮,最宜精形修德之人,兼以白石清泉,烹煮如法,不时废而或兴,能熟习而深味,神融心醉,觉与醍醐甘露抗衡,斯善赏鉴者矣。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屠隆《茶笺》)品茗利于精形修德,苟有佳茗而饮非其人,亦是憾事。不识茶趣的牛饮,则是庸俗不堪。  
    “荀子曰﹕‘其为人也多暇,其出入也不远矣。’陶通明曰﹕‘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余谓茗碗之事,足当之。盖幽人高士,蝉蜕势利,藉以耗壮心而送日月。水源之轻重,辨若淄渑﹔火候之文武,调若丹鼎﹔非枕漱之侣不亲,非文字之饮不比者也。”(董其昌为夏树芳《茶董》题词)茗碗炉鼎,可以悦生,蝉蜕势利,耗壮心而送日月。  
    “洁一室,横榻陈几其中,炉香茗瓯萧然,不杂他物,但独坐凝想,自然有清灵之气来集我身,清灵之气集,则世界恶浊之气,亦从此中渐渐消去。”(李日华《六研斋三笔》卷四)藉茶之清淡高雅,驱逐烦杂之念,取得心境的宁静。  
    谢肇淛更是将品茶置于人生中最紧要的事,“人生饭粗粝,衣毡毳,皆可耐﹔惟无水烹茶,殊不可耐。无山水即江水,无雨水即河水,但不苦咸,即不失正味矣。”(《五杂俎》卷三)  
    茶道是要实践的,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茶道往往与扫室、焚香、读史、涤砚、观画、鼓琴、移榻、养花等日常生活相结合,在不拘限形式下赋以生趣,也惟有如此人生精神境界才能升华。 
    修行是茶道的根本,是茶道的宗旨,茶人正是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悦性、陶冶情操、修心悟道。中华茶道的特点是“性命双修”,修性即修心、修神,修命即修身、修形,性命双修亦即身心双修、形神双修。修命、修身,也谓养生,在于祛病健体、延年益寿,道家、道教对此阐述较多;修性、修心在于志道立德、怡情悦性、明心见性,儒道释三家对此都有论述。性命双修,二者同时进行,最终落实于尽性至命。修命旨在形神俱妙而同化,修性旨在超凡入圣而登真。双修要在燮理阴阳,参天地而同造化也。  
    中华茶道的根本追求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结果,是茶道的理想,是茶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茶道的宗旨、目的在于修行,茶境亦好,茶礼亦好,茶艺亦好,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茶修而设,并服务于茶修。修行是为了每个参加者自身素质和境界的提高,塑造完美的人格。 
    四 茶道的形式  
    茶道形成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期间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茶道是有着一定的形式的,茶道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究竟茶道的形式如何分类?较多的是以茶道实践的主体划分为宫廷茶道、文士茶道、宗教茶道、民间茶道,也有以茶为主体分划为乌龙茶道、绿茶茶道、红茶茶道、花茶茶道等,有将茶道划分为修行类茶道、茶艺类茶道、风雅类茶道、技进类茶道,还有以地区划分为某地茶道,还有把茶道分为表演型茶道和非表演型茶道,不一而足。 
    何为宫廷茶道?唐朝宫廷饮茶不同于宋朝,宋朝宫廷饮茶不同于明朝,唐煎、宋点、明清泡,宫廷茶道所指又为何?文士茶道、宗教茶道、民间茶道亦是同样,所指含糊。同是点茶道,为何在宋徽宗那里就成了宫廷茶道?到了苏轼那里又变成了文士茶道?而到了佛徒、道士那里又变成了宗教茶道?到了渔樵耕夫那里就成了民间茶道?如果是这样,岂不是到商人那里就成为商人茶道,到士兵那里就成为武士茶道?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形成过宫廷茶道、文士茶道、宗教茶道、民间茶道这些流派,这些流派都是今人的杜撰和想当然,毫无根据。不同的茶类、同类而不同品种的茶可以有相同的习茶法,又岂能以茶来划分茶道形式?茶道的宗旨在于修心养生,体道悟道,一句话,在于修行,舍修行则无茶道。茶艺是茶道的载体和基础,舍茶艺则无茶道。茶道是综合艺术,是风雅艺术,茶道中无疑含有习茶技艺,任何茶道都理所当然地包含了修行、茶艺、风雅、技进的因素,因而所谓的修行类茶道、茶艺类茶道、风雅类茶道、技进类茶道的划分显然是牵强附会。 
    茶道的形式如何划分?在茶道的构成四要素中,不同类型的茶道对修行、环境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茶艺和礼法。茶道的不同,首先是其茶艺的差异,其次是礼法的差异。因此,茶道形式划分类的第一原则是依茶艺的不同而划分,第二原则是在同一类茶道形式中,再依礼法的不同并结合个人风格来划分不同的流派。 
    丁以寿提出:“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17]茶道形式的划分首先应根据茶艺来划分,依据茶艺,中国历史上先后形成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这里也可借鉴日本的例子,日本茶道可谓流派众多,但其茶道形式的划分,不外乎抹茶道和煎茶道两类。日本抹茶道的茶艺本于中国点茶,日本煎茶道的茶艺本于中国泡茶。 
    从历史上看,中华茶道有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大类别。但中国的煎茶道亡于南宋后期,点茶道亡于明朝后期,唯有形成于明朝中期的泡茶道流传至今。无论是煎茶道,还是点茶道,在中国历史上都未曾形成流派、支派。只有流行于闽粤台地区的工夫茶道,可以勉强称之为泡茶道中的一个支派。 
    晚明以来的中华茶道唯以泡茶道的形式流传,中华茶道在当代走上复兴之路,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形成不同风格、特色的泡茶道流派。 
    注释: 
    [1]明·陈继儒:《白石樵真稿》卷二十二《偶然书杂》 
    [2]吴觉农:《茶经述评(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P185 
    [3]丁文:《茶乘》,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P12 
    [4]梁子:《中国唐宋茶道》,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P3~4 
    [5]余悦:《中国茶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P276 
    [6]马守仁:《茶道散论》,《农业考古》,2004(4) 
    [7]周文棠:《茶道》,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P3 
    [8]罗庆江:《“中国茶道”浅谈》,《农业考古》,2001(4) 
    [9]引自唐·陆羽:《茶经·七之事》 
    [10]引自陆廷灿《续茶经》卷下《七茶之事》 
    [11]范增平:中华茶艺学,北京:台海出版社,2000,P4-7 
    [12]陈香白,陈再粦,“茶艺”论释,农业考古,2001(2):30-31 
    [13]王玲:中国茶文化,北京:中国书店,1992,P87 
    [14]丁文:中国茶道,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8,P46 
    [15]林治:中国茶道,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P220 
    [16]蔡荣章:现代茶艺,台北:中视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3,P202 
    [17]丁以寿:中国茶道发展史纲要,农业考古,1999(4):20 
    [18]陈文华: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农业考古,2001(2):11 
    [19]范增平:中华茶艺学,北京:台海出版社,2000,P2 
    内容选自《中华茶道》(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第三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