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老北京老行当(1)


    对今天的北京人来说,“老北京的那个味儿”已成神话。太多记忆,正被现实篡改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传说在阵阵遗憾声中,渐行渐远。
    艾广富,河北三河人,1952年来京学艺,先后拜在“鸭胡”胡宝珍和清真菜名厨杨永和门下,对老北京勤行有了深入了解。
    老北京勤行是基于地域文化、气候特征、生活习惯等,经数百年摸索而成,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遗憾的是,其中的规矩与坚持、风格与传统,于今大多荡然无存。当一个行业的精神正被洗白,它的灵魂已待价而沽时,那么,它将再也无法赢得人们的尊重。这是一个悖论:当年的勤行并无大师之说,却有誉满京城的名厨与名菜,今天大师成百上千,消费者反而对餐饮业不太放心了。
    追寻老北京勤行的精气神,是回望一个城市的传统与自尊。也许,这种回望只能望梅止渴,但除了向过去汲取力量,我们又能何去何从?
    倾听艾老的讲述,就是翻开一段曾经,它的精彩与沉重,令人久久回味。
    想当厨子先凿冰
    我1952年来京学艺,那时餐饮业叫勤行,因为特别辛苦,不勤不行。当厨子的第一门功夫,是凿冰。
    早年没冰箱,全靠冬天采自然冰窖藏,供夏季使用。过去说北京城固若金汤,因为天桥你过不去,过了天桥,还有天安门,过了天安门,护城河里还藏兵(冰)百万。这是说笑话,但当时各城区都有冰窖,藏冰真有上百万块。
    一块冰一平方米大,厚40厘米,合400斤。1978年前,北京餐饮都靠这个,只有大饭店才有冰箱。学徒第一件事,是凿冰。那时天天进冰,上冰算一门手艺。先用冰夹子把冰抬进店,然后砍成6至8块,用刀铲平,撒层盐,码到木桶中。这种桶高1.2米,垫好冰后,再放入小坛子,坛子里盛着切好的肉,肉不能碰冰,因为冰脏,会毁了原料。在坛子与坛子间,撒上砍下来的碎冰。
    这种木桶一直用到上世纪50年代,以后改用水泥池。这种原始冰箱设计相当合理,再热的天,食物放进去也不会坏。桶下有出水口,冰水从这儿流走。
    厨子炒菜三把勺
    除了上冰,学徒还要砸煤,即把煤砸成“手把块儿”,就是核桃那么大,烧完后,还要掏炉坑,掏出来的东西不能倒,要把煤渣筛出来,煤渣再烧时没烟没煤味,最适合烙饼。
    煤不易燃,生火得一个钟头,赶不上第二天做早点,所以灶火不能熄,用煤末加黄土和成煤饼,每天关张时用它封火,第二天一捅开,就能用了。
    煤火的优点是中间旺,四边凉,不像现在用煤气,中间凉四边热,紧着翻勺,里面已经糊了。
    过去的灶,很讲究,一个主火眼,两个次火眼。主火眼炒菜,次火眼一个“靠菜”(方言,一种做菜方法,将原料煎炸后,入汤汁用文火收干),一个汤锅。所谓厨子炒菜三把勺,不带汤锅的是野厨子。
    “厨子的汤,战士的枪”,菜好坏全靠汤,汤分三种,一般的叫毛汤,鸡皮、骨头之类,做酸辣汤和炒菜用;此外是浓汤,分很多级别,顶级如佛跳墙,一斤料出一斤汤;最高等的是清汤,纯用牛肉和鸡吊,高档菜才用。这和现在不一样,今天加的全是凉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