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解读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涵义


    [摘要]  本文从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涵义视角出发, 探讨
    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中孕含的宗教信仰涵义, 指出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呈现
    出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为主的多种宗教文化的涵义。
    [关键词]  新疆; 维吾尔族; 服饰文化; 宗教信仰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  A
    新疆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祆教、摩尼教、佛教等多种宗教。从16 世
    纪皈依伊斯兰教至今, 伊斯兰教的影响深深渗透于维吾尔族的经济、政治、文化之中。维
    吾尔族的服饰文化折射着伊斯兰宗教文化精神, 也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早期宗教信仰的痕
    迹, 呈现出以伊斯兰宗教文化为主的多种宗教文化的涵义。
    2000 年4 月, 由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 由日本奈良女子大学生活环境学部岩崎雅美教授主持, 日方与中国新疆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的合作课题“女性生活环境中日比较———中国新疆与日本的比较”开始启动。中方课题组成员着重于对维吾尔族民居、服饰、饮食、婚姻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本文即为该课题研究论文之一, 拟解读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涵义。
    服饰图案, 既具有审美功能, 也标志着某种信仰的涵义。我们经常会在汉民族的服饰和饰物上发现可爱的小动物图案, 在时尚的T 恤、文化衫上也会有一些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的画像。但在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的服饰和饰物上,禁绘带眼睛的动物图案, 即便在个别饰物如地毯、毛巾、枕巾上出现小鸟等动物, 也仅是图中一小小的点缀而已。这是因为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之故。
    由于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 禁忌在服饰、饰物和建筑物上描绘人物、动物的造型,聪慧爱美的维吾尔人对美的追求转向对以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也因为维吾尔族曾信奉过的萨满教、祆教、拜火教等对大自然的崇拜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维吾尔族把以大自然物象为内容的图案艺术创作发挥到极致。他们以各种花卉纹样, 以植物的枝、叶、蔓、果实图案纹样, 以现实生活中的壶、盆、瓶、炉、坛、琴等物的图案为装饰纹样, 并以直线、曲线、弧线构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星形、新月形、锯齿形等各种各样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 尽情装点着维吾尔族服饰, 维吾尔族妇女的裙裤、坎肩, 维吾尔族男子的袷袢、腰巾等, 无不展示着独具伊斯兰浓郁风格的维吾尔族服饰之美。
    最受维吾尔族女性青睐的“艾得莱斯”绸裙料, 为新疆维吾尔族独创。它采用中国古老的扎经染色工艺, 在经纱上扎结进行染色, 图案为黑、蓝、红、绿与白相间的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和线条波浪式纹样。这些图案纹样多被认为是水纹、树枝纹、木梳纹、木板纹、巴旦木花纹等的变形纹样。笔者曾询问过身着艾得莱斯绸的维吾尔族女性艾得莱斯绸图案纹样的寓意, 她们之中的不少人认为: 红的代表火, 蓝的代表水, 绿的代表树。实际上它是维吾尔族曾信奉萨满教而崇拜火神、水神、树神等大自然物的一种宗教意识的反映。
    最具维吾尔族民族特征的维吾尔族花帽, 式样繁多。因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人爱好不同, 花帽的花纹图案式样都各不相同。但不论何种花帽, 其图案纹样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实等自然物象为素材, 加以艺术提炼而成。花帽中最负盛名的是南疆喀什地区盛产的男式巴旦木花帽。
    巴旦木盛产于新疆南疆地区, 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具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其果实富有营养, 是维吾尔族人十分喜爱的干果食品。其果核形似新月。因为以上原因, 巴旦木图案成为维吾尔族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巴旦木花帽的图案, 就是由按前后顺序旋转排列的四个巴旦木纹样构成, 线条丰富多样, 花色庄重素雅, 深受维吾尔人喜爱。
    关于巴旦木花帽还有一传说: 公元955 年, 黑汗王朝的苏里唐苏托克·布格拉接受伊斯兰教, 并定其为国教, 定“星月蓝旗”为国旗。公元1176 年, 由中国东北西迁的西辽(契丹) 人灭黑汗王朝, 改制国旗, 禁用“星月蓝旗”。莎车、和田、阿克苏、库车及中亚部分的人民不甘沦亡, 在黑布上绣制形似“半月星辰”的巴旦木花纹, 缝制成代表“星月蓝旗”的巴旦木花帽。这一传说, 既说明维吾尔人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又说明维吾人喜爱巴旦木花帽所孕含的宗教情结。
    二
    民族服饰既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的结晶, 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外化。从新疆维吾尔族的服饰中, 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宗教文化对维吾尔族服饰的影响。
    新疆维吾尔族男女都有戴帽的习俗。伽师、英吉沙的维吾尔人不仅冬天戴皮帽, 到了炎热的夏天,“吐玛克” (皮帽) 也不离头。维吾尔族的戴帽习俗, 促成了维吾尔族精湛的制帽工艺, 尤其是维吾尔族花帽制作的精湛工艺。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
    不同职业及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花帽花色、式样喜好的不同, 其花帽种类就达二十余种。维吾尔族戴帽习俗, 源于伊斯兰教的礼仪。伊斯兰教礼仪认为, 在室外, 头部不加任何遮盖, 是对老天的一种亵渎。这种宗教礼仪世代承继, 已形成维吾尔族的一种服饰习惯。维吾尔人认为参加葬礼等庄严仪式或重要的喜庆活动时倘不戴帽, 就是对主人的不礼貌或不尊重, 从而视戴帽这种习俗为一种美德。
    维吾尔族妇女除喜戴小花帽外, 面纱或盖头是其主要头饰之一。戴面纱或盖头, 也源于伊斯兰教礼仪。按照伊斯兰教规, 妇女除手脚外, 全身包括头发在内为“羞体”, 除亲生父母和丈夫外, 不让任何男子看见, 出外必须戴面纱或盖头。面纱或盖头规格大小不一, 一般要蒙至腰部, 有的蒙至臀部以下。对蒙面纱的年龄无统一规定, 最早有从十多岁开始的, 五六十岁的妇女也有蒙面纱的。现在, 维吾尔族妇女戴面纱或盖头的已不多见,一般受宗教影响较深或宗教人士家庭的妇女多戴面纱或盖头。维吾尔族妇女戴面纱, 除因宗教信仰外, 也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新疆荒漠戈壁多, 风沙大, 妇女蒙面纱也可遮挡风沙。
    维吾尔族妇女还喜欢戴头巾, 头巾是现时维吾尔族妇女最主要的头饰。头巾种类很多, 不同季节, 头巾的质地不同, 但大都花色艳丽。维吾尔族妇女戴头巾和戴面纱的宗教寓意有相同之处, 只是戴面纱更着意地追求一种宗教信仰, 而戴头巾则更着重地追求一种美, 宗教信仰的涵义已退居其后。
    无论是维吾尔族的小花帽还是维吾尔族妇女的头巾, 它们都使维吾尔人在遵从伊斯兰教规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创造着和享受着美。
    维吾尔族少女多辫头饰, 首先作为一种族别符号, 令人过目不忘。维吾尔族少女喜将头发分股编成若干细长小辫, 垂于脑后, 以此为美。维吾尔族少女的这种头饰也是一种宗教崇拜象征。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萨满教崇尚大自然, 把丰茂的树木、广阔的天宇和山川河流奉为神物加以崇拜。维吾尔族少女的多辫, 象征着繁茂的树木, 也象征着少女的青春和活力。维吾尔族少女小辫的数目亦有宗教色彩。维吾尔族喜奇数, 将奇数看作吉祥之数, 如每日做五次乃玛孜, 每星期五去清真寺做“主麻拜”, 清真寺的台阶为奇数, 盖房的大梁为奇数等等。维吾尔族少女的小辫也是奇数, 小辫根数多者可达41 根。
    维吾尔族男女多喜欢穿套鞋, 称为“喀拉西”, 即套在鞋或靴子外。套鞋用橡胶做成,里面衬有紫色的绒面, 既保暖, 又保护靴鞋。套鞋分为两种: 圆头的称为“玉德克喀拉西” (靴套鞋) , 主要套在马靴或皮鞋外面; 尖头的叫“买赛喀拉西”(软底皮靴套鞋) , 多为老年人和宗教人士所用。维吾尔人喜穿套鞋也源于其伊斯兰宗教信仰。为保持清真寺的神圣和洁净, 宗教人士和伊斯兰教徒进清真寺做礼拜时, 必须脱鞋才能进入大殿。外穿套鞋, 进大殿时只需脱去套鞋, 既方便又干净。这种习俗也已演变成为维吾尔族的一种服饰习惯和卫生习惯。维吾尔族家庭多铺有地毯或花毡, 到朋友家做客时, 进屋时将套鞋脱下放在门口, 不至于把外面的泥土带入室内。
    可见, 维吾尔族服饰的构成和式样受多维因素影响, 宗教信仰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三
    服饰色彩同服饰图案一样, 除审美意义外, 还有信仰涵义, 包括宗教信仰涵义。维吾尔族男装主要有亚克太克(长外衣) 、托尼(长袍) 、排西麦特(短袄) 、尼木恰(上衣) 、库依乃克(衬衣) 、波塔(腰巾) 。维吾尔族将外衣统称为裕袢, 其传统男装一般为长裕袢, 过膝、宽袖、无领、无扣、无口袋, 穿时外系一长腰巾。腰巾可起到扣子和口袋的作用, 腰巾中可携带零星物品。腰巾长短不等, 长的可达两米多。也有方形腰巾, 系时在腰间露出一个角。维吾尔族男装多用黑白布料, 蓝、灰、白、黑等各种本色团花绸缎料, 各种宽窄相间的彩条料和几何纹样本色扎花料等制作。腰巾多为黑、棕、蓝等深色,节日时系的腰巾一般十分鲜艳, 有的印花, 有的绣花, 色彩多为红、绿、蓝、黄色。宗教职业者多用长的白布缠头, 维吾尔语称为“赛兰”, 外衣外边不系腰带, 多穿长袍。
    维吾尔族传统的裤子一般为大裆裤。男裤通常比女裤短, 裤角窄一些, 多用白色布料做成。女裤裤角肥大, 裤长及裸骨, 多用红、黄、蓝、白、黑色花色图案的布料、绸料做成。维吾尔族妇女服装, 主要有长短外衣、坎肩、背心、衬衣、长裤, 她们尤其爱穿连衣裙。艾得莱斯绸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爱的连衣裙绸料。青年女性多穿红、绿、蓝、黄、白相间色的, 老年妇女多穿黑、白、蓝、墨绿相间色的。连衣裙外穿外衣或坎肩, 青年女性爱穿红、绿、紫等鲜艳颜色的, 老年妇女喜欢穿黑、蓝、墨绿色的。
    维吾尔族传统的帽子有三种———皮帽、单帽和花帽, 总称为“巴西克依木”。其中花帽最具民族特色, 其花色式样约二十余种, 各具地区、性别、职业、年龄等特点。如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多喜欢戴以巴旦木杏核图案为主的巴旦木花帽, 为黑底白花; 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男女老幼则喜欢红花绿叶、花大底空小、颜色火红鲜艳的吐鲁番花帽; 知识分子多喜欢戴奇曼花帽, 又称“奇曼塔什干朵帕”, 它以米字为骨架, 花枝叶交错, 花纹以枝杆连结或以线条分隔, 成多个正反三角, 菱形格局, 用冰裂纹或点线绣成底纹与主花相映衬, 色彩多为浅绿色底小红花; 维吾尔族姑娘最爱再尔花帽, 它用金银线盘绣, 所绣花多为立体。戴再尔花帽在阳光下行走, 花帽熠熠闪烁, 给人以华贵之感。做礼拜时戴的帽子称阿克多帕, 即白色帽, 以白色线扎花纹,维吾尔族妇女所蒙面纱或盖头, 多为咖啡色、黑色、灰色和白色。其头巾花色鲜艳,以红、黄、蓝、绿色为主。
    从维吾尔族服饰的衣、裤、坎肩、腰巾、帽及盖头、头巾的色彩可以看出, 使用多的色彩为红、蓝、绿、黄、白、黑色。
    一个民族的色彩喜好, 表现着该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它既与该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相关, 又与该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密不可分。
    这里, 我们重点探讨的是维吾尔族服饰色彩崇尚的宗教信仰涵义。
    红色
    新疆维吾尔族服饰崇尚红色, 这和该族先期信仰过萨满教、祆教、拜火教等多种宗教有关。萨满教崇拜火神, 认为火神不仅会赐给人们以幸福和财富, 还可镇压邪恶。祆教又被称作火教、火祆教、拜火教, 亦崇拜火神。火的红色成为一种神秘之色, 为维吾尔族喜爱。《卢伯鲁东部旅行记》(1253~1255 年) 描写畏兀儿人的衣饰时称: 到什么地方, 他们常常是穿着稍为紧身的郁金色法衣。这里的郁金色即为红色。可见, 维吾尔族崇尚红色是有悠久历史的。红色不仅是维吾尔族服饰的色彩喜好, 也是维吾尔族建筑装饰和多种饰物的色彩喜好。
    蓝色
    维吾尔族服饰对蓝色的喜好, 也源于维吾尔族先民对萨满教的信仰。萨满教崇拜大自然, 当时, 凡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雷鸣电闪等自然物象, 都为人们所崇拜。或许由于日月出自于蓝天, 对天之蓝色的喜好自然也就世代相传, 成为一种色彩喜好的民族心理。历史上, 西突厥自称为“蓝突厥”。从维吾尔族古典史诗《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中, 尤能感受到维吾尔先民对蓝色的偏好:
    有一天, 乌古斯可汗正在祈祷上天,
    这时, 夜幕降临了。
    忽然, 从天上降下一道蓝光,
    这光比太阳还光灿,
    比月亮还明亮。
    蓝光中有一位少女,
    独自坐着。
    她是位非常漂亮的姑娘,
    额上有颗亮晶晶的痣,
    像北极星一样。
    这少女如此地美丽,
    倘若她要是笑的话,
    蓝光也要笑。
    又有一天, 乌古斯可汗出外狩猎,
    看到前方湖水中间有一颗树,
    树窟窿中有位少女独自坐着,
    她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
    她的眼睛比蓝天还蓝,
    头发好似流水,
    牙齿好比珍珠。
    乌古斯可汗向诸官和百姓下了诏令说:
    “我是你们的可汗,
    你们拿矛盾和弓箭随我征战,
    让族标成为我们的福兆,
    让苍狼作为我们的战斗口号;
    让我们的铁矛像森林一样,
    让野马奔驰在我们的猎场。
    让河水在我们的土地上奔流,
    让太阳作旗帜, 蓝光作庐帐。” 
    绿色
    7 世纪, 伊斯兰教首先在阿拉伯的游牧部落中产生和传播。在以沙漠为主的阿拉伯地区, 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它成为阿拉伯穆斯林民族的传统之色, 被伊斯兰教视为神圣之色。伊斯兰教教旗的主要基色为绿色, 在伊斯兰清真寺、拱北、麻扎等宗教建筑上,绿色被大量醒目地使用。其中, 伊斯兰教清真寺最醒目的莫过于绿色的寺顶。穆斯林到沙特阿拉伯朝觐时, 一般都打绿旗。阿拉伯国家制作的供穆斯林祈祷用的地毯, 底色多为绿色。新疆维吾尔族的先民在西迁以前也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 视绿地、绿草、绿水为生命。又由于萨满教崇拜大自然, 崇拜树木, 曾信奉萨满教的维吾尔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 更视植物特别是视树木为神圣的, 格外珍爱绿色。在清真寺、民居等建筑装饰中, 都体现了他们对绿色的崇尚和喜好, 在其民族服饰中同样体现了这一点, 显示了维吾尔族强烈的民族感情和虔诚的宗教心理。
    黄色
    黄色, 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眼中除了象征着黄土地外, 还象征着大漠的颜色, 它代表新疆维吾尔族人的生存环境。新疆维吾尔人对黄色的崇尚, 亦源于萨满族对天地之崇拜。大地、沙漠为黄色, 由此产生对黄色的崇尚。
    白色
    新疆维吾尔族崇尚白色, 主要来源于中世纪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崇尚白色的习俗。阿位伯崇尚白色、黑色和绿色, 这三色也成为世界各国穆斯林的崇尚色。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对教民说: “你们穿白色衣服, 它是你们最好的衣服。”阿拉伯人崇尚白色也与地域环境有关。阿拉伯地区天气炎热, 太阳幅射强。为遮阳避光, 阿拉伯人多缠白色头巾, 穿白色长裙, 用白色石头建筑民宅。这种习俗世代沉积于穆斯林民族的审美意识中, 也成就了伊斯兰信仰民族———维吾尔族崇尚白色的审美心理。
    黑色
    黑色, 给人以肃穆庄重、素雅端庄之感。新疆维吾尔族崇尚黑色和其崇尚白色一样,主要来源于中世纪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崇尚黑色的习俗。中国史书就有“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和“绿衣大食”的记载。“大食”, 是古波斯人对阿拉伯人的称谓的汉语音译。
    新疆维吾尔族的服饰色彩崇尚, 还同其受汉族传统文化影响, 改造吸纳汉文化有关。如汉文化通常以红色表示庄重、高贵、威严、气派、吉祥、喜庆, 以黄色象征高贵、尊严、华贵、华丽, 视白色为纯洁、高尚等, 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维吾尔衣饰色彩的崇尚。此外, 新疆维吾尔族在服饰色彩的运用中, 喜欢用对比强烈、浓艳之色。这不仅和新疆维吾尔族人生性活泼、开朗、热烈有关, 而且和新疆维吾尔族人生活在辽阔大漠戈壁包围之中, 自然色调较为单调有关。
    新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博大丰富, 其折射出的宗教文化精神, 仅是百花园中的一奇葩。探究它是为了认识它, 以利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