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关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一点思考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在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条件及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当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人类自身的行为而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对这种植根于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饮食文化进行反思。
    我们一些地区的人们,几乎无所不吃。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小到蚂蚁,大到大象,几乎吃遍了整个生物界。丰富的食谱、复杂的烹制工艺和讲究的进餐礼仪,都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而这种几乎无所不吃的状况的形成可能出自于以下原因:即长期以来经常性、周期性的食物匮乏、灾荒、饥馑的不断发生拓宽了我们的食物选择范围。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自古以来的饥荒司空见惯,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得以控制。饥不择食,如“汴京大饥,米生钱三百,一鼠直数百钱,人食水藻,椿槐叶,道殣,骨多无余胔”(连腐尸都吃了)。饥荒之后,度荒食物就会作为一种生存的知识保留下来并代代传承。例如宋代董煟的《救荒活民书》、明代朱棣的《救荒本草》、明姚可成的《救荒野谱》和清代王检心的《真州救荒录》等,都有度荒食谱的真实记载,而这些食谱多数均不是平常食物。可以说,每一次饥荒过后,人们的食物范围就会扩大。这种食物扩大的方式是以牺牲吧锖投镂鄣摹?
    “吃”除了满足人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以外,还能满足人们的虚荣心。追求时尚和炫耀性的消费是我们中国人传统消费观念的一部分。吃别人不曾吃过的东西、珍稀罕见的东西,是大可以在别人面前引以为荣的事。所以,猎奇求特便成了我们中国人追求美味的普遍心理。以有“口福”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则不能不认为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取向,但是这种价值取向,不能使人因此而变得更加高尚,反而会变得平庸或渺小。“民以食为天”,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将吃看作是对生命和生活的重视,本无可非议,但是猎奇求特,使吃的内容和形式超出维持和发展生命生存的功能性占有的范围,那么,“吃”的意义就已经不再是“吃”的本身了。例如把某种动物的雄性器官吃下去,就以为可以增强人的阳刚之气……这种通过饮食而获得补益的想法与做法,直到今天仍被不少人信奉着、实践着。
    饮食方式不仅仅是一种吃饭的方法,而且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我们今天的共食合餐制虽是我们传统的就餐方式,但至今只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宋以前,中华民族的进食方式始终是共食分餐制。这种方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席地而坐”,每人一份就是当时的就餐方式。到了西晋时期“胡床”输入中原地区,改变了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因而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腿比较高的食案。到了宋代,现代式的座椅已初见雏形,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人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而共同就餐无疑是增进人们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于是人们的就餐方式逐渐由原来的分餐制转变为合餐制。
    如果说合餐制是当时人们出于自身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创造的,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最佳的选择,那么,当前些时“非典”发生之际,人们便深刻认识到这种合餐制已经构成了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对自己生命的挑战。所以,合餐制已经不是现代人就餐方式的最佳选择。我们今天提倡分餐制,并非是放弃传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继承了我国饮食文化中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部分,是一种弘扬。
    维持生态圈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是我们人类维系生存的根基。目前,我国濒危的高等植物达4000—5000种,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国家严令保护的动植物分别为258种和354种。这样的生态环境已经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要解除这种生态危机,远不只是科学技术的问题,也不只是制定法律法规的问题,同时还涉及到我们最根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哲学的问题。“吃什么,怎样去攫取,怎样吃”构成了人类今天生活方式和生存哲学的核心。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更新观念,应该提高文明素质,应该以现代的文明人来自觉地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牢固树立科学的文明的饮食观念。
    (作者:郑昌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