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秦始皇陵陶俑的服饰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必需的四大要素,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就服饰而言,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不同地位的人穿戴着不同质地、不同颜色和不同式样的服饰。秦王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当时人们的服饰怎样,历史文献给我们留下的资料很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大批武士俑群,使我们对秦人的服饰获得了直观的形象资料。 
    1、袍衣
    秦俑袍衣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长度及膝,质料厚实。而且腰束有革带。足见秦俑袍衣是有表有里,且表里之间有衬套之物的服饰。《汉书·爰盎晁错传》中有“坚甲絮衣,劲弓利矢”之说。张朱元解释汉代将军服装,也说“穿赤色絮衣”。其中“絮”,可能指丝绵,也可能指粗麻丝类物质,因为这些东西在衣内可起到防御箭镞穿射的作用。文献中把絮衣同甲衣和兵器相提并论,是有一定道理的。秦俑袍衣紧袖,也利于作战。
    袍衣的大襟叫“衽”。根据民族习俗,汉人衣襟都向右掩,胡人衣襟向左掩,如孔子赞叹齐桓公的霸业时曾说: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着头发,穿左衽衣,受异族的统治了。顾刚先生也指出:“羌胡披发左 衽,不同于其它族系的椎结”。可见,胡人(北方和西方各族)是穿左衽衣。然而,秦俑战袍全为右衽,无一左衽服制。从这一标准分析,秦俑战袍衣著式样为汉服。这一事实说明,经过多次的民族大融合,到秦代时,汉族已基本形成为一个相当稳定的共同体:秦俑2号坑骑兵俑的服饰,与秦俑袍不大相同,其特点是袖口较窄,双襟较小,长度较短。研究者认为它是“褶之服”,即胡服。这种服饰,抬腿跨马比较方便,宜于骑兵。但此胡服仍为右 衽,说明秦时各民族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
    秦俑的袍衣,和古代的深衣、褐衣、襦衣又有什么区别呢?从特点上看,秦俑的战袍,长到膝,使用革带,右衽交领,内夹絮,紧袖等。关于深衣,据《礼记·深衣》疏:“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篇》说深衣“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可见深衣的特点是:长到足面,不使用革带,交衽但不夹絮,衣袖宽博。此种深衣古时属社会上层诸如诸侯、大夫、士所服。
    《礼记·深衣》注:“衣有表者谓之中衣”。秦俑战袍为表 ,内是否衬有中衣?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秦俑脖颈部所显露出的中衣圆领得到确切的回答。中衣为单衣,云梦睡虎地四号墓出土的两方木犊有黑夫给其母的信,信中说:“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为 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云云。“禅”,《说文》:“衣不重也。”        
    《礼记·玉藻》注:“有衣裳而无里”。《释名》:“单襦,如襦而无絮也。”可知禅与单同。
    史有“汉承秦制”之说,衣冠之制相沿关系大概也不例外。从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的两千件武士俑看,在西汉时代,军服仍然保持着交领右 衽袍衣制。居延汉简记载戍卒的军装也是袍衣。
    2、铠甲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铠甲俑,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形象的秦代铠甲资料。秦俑铠甲采用浅浮雕的艺术手法,形象逼真。甲片大小、叠层顺序以及联缀方法,都十分明显。因兵种及身份的不同而甲衣的形制也有别。
    根据秦俑铠甲的形制和编缀方法,可分为二类六种式样:
    第一类:有三种式样。
    第一种:仅有护胸甲,两肩设带后系,在背后交叉,与腰部的系带相连,在身后打结系牢。护甲的四周留出较宽的边沿,居中嵌缀甲片,甲片稍大。甲片的组合和联缀方法是:纵联,上旅的甲片是上片压下片,下旅的甲片是下片压上片。横联是以中间的一行甲片为中轴线 ,前片压后片,依次向两侧的甲片叠压。此型铠甲领缘及背带上一般都有用朱红、粉绿、黑等绘出的几何图案花纹。
    第二种:由身甲和披膊组成,身甲只在腹部和腰部以下嵌缀甲片,甲片较小,四周留有宽边,下摆边沿平齐。披膊较大,中间嵌缀甲片,四缘留有宽边。前身甲所缀甲片11排。上旅4排,下旅7排,后身甲缀有甲片13排,上旅5排,下旅8排,披膊呈覆瓦形。身甲下旅和披膊均为活动甲片。身甲的开合口在胸的右上角,并有纽扣扣结。在甲衣宽边部,也多残留有彩绘花纹。
    第三种:前身甲较长,下摆呈尖角形,后身甲较短,下缘平直。在前胸和后面肩背处,身甲没有嵌缀甲片,只见各有三处花结状带头,带头以下才缀以甲片,甲片更小而精细。甲衣肩部有的有整片披膊,但披膊不嵌缀甲片。有的则无披膊,甲衣开口在右肩前,并有纽扣扣结,左右肩部也各有花结带头。另外,此型甲衣的周围宽边上也常绘制彩色几何形图案。 
    上述一类铠甲,出土数量很少,是中、高级军吏俑所使用的防护装备,制作精细,装饰华丽,甲片小,札叶密度大。尤其是第三种铠甲已与汉代铁甲相类,所以很可能甲衣是整片皮革,而嵌缀在上面的甲片极有可能是金属制造的。
    第二类:甲片比第一类铠甲甲片大。式样亦有三种。
    第一种:身甲较短,铠甲前后下摆仅到腰部。全甲由长方形甲片编缀而成,无披膊,前身甲8排,上旅5排,下旅3排,下摆弧形。后身甲所缀甲片与前身甲同。只是下摆平齐,铠甲开口在胸甲右前部,并有扣带系结。
    第二种:身甲较第一种稍长,两肩有披膊,披膊呈覆瓦形,也是由甲片编缀而成。前身甲8排,上下旅各4排。背甲7排,上旅4排,下旅3排。下边沿多呈圆弧形,前甲和后甲的上旅均为固定甲片,下旅及披膊均为活动甲片。甲衣开口一般均在胸甲右上侧,以纽扣相系结。
    第三种:身甲较长,主要由前甲、后甲、盆领、臂甲、护手甲组成。护臂长甲,一直护到腕部,下接缀舌形护手甲。前甲14排,上旅9排,下旅5排,下摆左右两角圆弧形。背甲11排,上旅7排,下旅4排,下摆平直。甲衣下旅和护臂甲均为活动甲片。甲衣开口处在胸前右上方。
    上述第一种铠甲主要为骑兵使用,铠甲较短,便于乘马。第二种铠甲所占数量最多,为 一般武卒所使用,应是当时秦国军队中的主要防护装备。有些下级军吏诵的销甲也与第二种铠甲形制基本相似;其前后身甲一般各为11排,上旅各8排,下旅各3排,比武卒铠甲多3至4排。第三种铠甲是专为车御手装备的。不过也有车御手的甲衣与第二种下级军吏俑的铠甲形制相似,只是不见披膊。
    综观上述二类六型铠甲,可以看到秦代铠甲形式多样,兵种身份不同所配备的铠甲形制也就不同。在编缀方法上,上旅与下旅分别采用固定甲片与活动甲片不同的方法,可以使人身的腰部、手臂等部位不受束缚,活动自如。而第一类的三型铠甲,皮甲的主要部位又嵌缀金属甲片,则是更进一步加强了铠甲的防护效果,对担任指挥之责的将佐,重点保护也在情理。西汉以后,军队中连普通的战士也是身着铁铠了。从此,皮甲下降到了从属地位。
    3、带钩
    带钩是钩系束于腰间革带的连接物。有革带必有带钩,秦俑腰际都浅浮雕出腰带,带头和带尾通过带钩在腹前钩接,形象逼真。带一般宽3~4.5厘米。带上有的刻划或描绘双钩的对角三角纹或菱花纹,也有的光素无纹。带钩饰于带头,带尾上有扣接带钩用的带孔。带孔一般为三个,也有两个或四个的。钩接的方法是带头居右,带尾居左,钩头从左侧带尾孔中钩出。
    带钩的题材丰富,有以动物为题材的,有以生产工具为题材的,有以生活用具为题材的,有以乐器为题材的,还有其他形式的带钩等等。带钩的形状多样,动物题材带钩有鱼尾形、飞鸟形、鸭形、蝌蚪形等。特别是鸟形带钩,钩柄像是一只大雁,伸长颈作飞翔状,鸟身还有羽毛雕饰,造型异常优美,生产工具题材的带钩,有铁锨形、斧形、铲形。其中铲形带钩,带钩整体像一把铲头,铲柄为圆棍形,较粗,造型逼真。生活用具题材的带钩,有瓢形、瓶形、勺形等,其中瓶形带钩钩柄为一花瓶形,花瓶细颈、鼓腹、圈足,形象真切。乐器题材带钩,有琵琶形、琴形等。不管是琴形还是琵琶形,造型都写实生动,精巧美观。其中琴形带钩中部还有挂弦的旋纽。其他形式的带钩,有蟠曲纹形、十字形、凸圆柄形、铆钉形等等。蟠曲纹夔身屈曲盘结,回首顾尾,造型异常别致。另有一带钩作武卒奋刺形,采用浮雕手法雕一勇士,左腿前拱,右腿后蹬,身体前倾,双手一前一后握住长矛的长柄,作用力刺杀状。带钩的钩首为蛇头,设计奇妙,寓意明确,造型生动,这是一件颇费匠心的艺术品。
    上述六种题材的带钩,基本上概括了已出土兵俑革带带钩的全部内容。每种式样分别代表着若干件秦俑身上的带钩。造型逼真的秦俑带钩,不但表现了秦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雕塑艺术技巧,也体现了源于现实生活的写实主义风格。 
    古代带钩,就质料言,多见金、玉、铜、铁几种。秦俑带钩的质地无法直接看出,关于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带钩质料,我们需借助于文献资料和其他考古材料进行参证、比较,才能确定。
    《史记》、《汉书》《战国策》等文献中有“黄金师比”的记载,古人称铜为金,可知黄金师比即指铜带钩而言。处于青铜时代的秦人革带用钩,应当是青铜铸制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参证关中秦墓的考古材料加以说明。陕西凤翔高庄春秋晚期秦墓出土的带钩、襟钩26件,除M10:43为金襟钩,M10:21为玉襟钩者外,其余全为青铜质。钩头有鸭嘴形、鸟形和兽首形;体有棒形、扁条状、竹节形、琵琶形、簸箕形、企鹅形、怪兽形、铲形、匙形等。咸阳市黄家沟战国秦墓中出土青铜带钩25件,形式多样,钩作鸭嘴形,身有琵琶形、竹节形、蜜蜂形、蜻蜓形和勺形等。凤翔高庄战国晚期秦墓中出土青铜带钩3件。在四川的青川战国秦人墓也发现青铜带钩8件。这些都表明秦人在实际生活中很早就使用青铜质带钩,在秦陵东侧上焦村秦墓清理出土的3件鸭嘴形带钩,也均为青铜铸制。一件长2·9厘米,一件长3.6厘米,一件长2.5厘米。这3件带钩,或许是作为随葬明器,或许是连结衣服前襟的小襟钩,因而均甚短小。由此看来,秦俑带钩的式样的确是有实物依据的。
    关于带钩的用途,分为革带用钩、配器用钩、饰物用钩、佩饰用钩四种。革带用钩的具体使用方法又分为单钩法、并钩法、环钩法三种。根据秦俑带钩的实际情况分析,前面所述秦带钩均为革带用钩,使用方法为“单钩法”,即将带钩钩柄固定于革带的一端(秦俑绝大部分为右手端,钩柄在左手端目前仅见一例),钩头向外,钩挂后,钩头从左手端的革带穿孔中钩出。这是秦俑带钩的普遍使用方法。事实上,和较宽的绅带相比,皮质革带较硬,两端也不便直接打结,故用带钩钩括。
    但是秦俑中尚有一部分腰间革带上并无带钩,他们的革带带头的连接方法是采用上述的铆钉形带钩的钉扣扣结。此类铆钉似与现代所谓的“按扣”相类,我们可暂把这种方法称为“压扣法”。又,秦汉盛行佩刀、佩剑之风,除革带用钩外,佩器用钩亦必为数不少
    4、长裤、短裤、行滕、护腿
    秦俑装束除上衣所着袍衣、铠甲外,下边还有长裤、短裤、行滕、护腿等。
    长裤主要见于戴鹖冠、长冠的军吏俑及戴皮 弁的骑兵俑。长裤的裤管长至足腕,把腿全部包干裤管内,上部联裆。裤腰因被外衣掩盖,形状不明。长裤的裤脚紧紧束住足腕,似用紧口带束扎。长裤的质地厚重,似絮有绵絮,当为复衣。
    短裤主要见于步兵、车兵、武士俑。短裤的裤管较短,只能盖住膝部,也就是仅把腿的股部套于裤管内,胫部裸露于外。短裤的上端也是两条裤管相连成为裆。裤腰部分被衣掩盖,形状不明。短裤的裤脚敞脱,形状多样,但圆筒形当为基本形制。
    行滕主要见于头绾发髻而无冠饰的武士俑,行滕扎于短裤之下的腔部,即用条带形的布帛螺旋形由足腕向右旋缠扎至膝下,上端以组带束扎。其形状和近代军队中的战士包扎的裹腿完全相同。胫扎行滕是为了作战行动轻捷,《释名》说:“,所以自束。今谓之行滕,言以裹腿可以跳滕轻便也。”
    护腿主要见于铠甲武士俑,护腿套于短裤之下,围径比短裤要细,护腿下口窄小紧紧束住足腕。护腿的作用可以起到防御箭 镞、戈、矛等兵器伤害的作用。
    5、其他(冠、履、靴)
    秦俑除不戴冠的发舍俑外,还有一部分头戴冠饰。冠饰因身份、等级、军种的不同而式样有别。
    坑骑兵俑的冠饰,形状犹如覆钵,圆顶,前沿(即额部)浅短,后沿(即后脑部分)较深。两侧各有一长耳,耳的下端各连接一窄条形带,两带的未端用子母扣对接扣于颔下。冠小而浅,仅能盖住顶发,两边的鬓发及后脑部分的头发均露于冠外。弃带扣结颔下,是为了骑在马上飞速奔驰时皮弁不易被风吹落。 
    长冠是相当于中下级军吏级别的陶俑所戴冠饰。冠的形状有单板长冠和双板长冠两种。
    单板长冠如梯形板状,长15.5~23厘米,前端宽已5~10.5厘米,后端宽13.5~20.3厘米。前半段平直,后半段扬起略呈45度角,尾部下折如钩。在下钩部分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三角形的板封堵,构成一个楔形槽状的冠室。也有不用板封堵者,成为两端不封闭的楔形槽状冠室。还有极个别的冠,冠尾下折后成螺旋形卷曲,扁髻的顶端罩于冠室内。冠前半段的平板和扬起部分,分别压于额发和顶发上。冠上有环套形带,环套的前端压于冠前端的平板上,后端攀于后脑扁髻的中腰(即头枕骨部位)。另有两根条带,其上端与环套形带相连系结一起,然后两根条带沿着面的双颊下引系结颔下,带尾垂于颈前。这样就把冠固着千头顶上。冠和冠带可以起着压发和束约发髻的作用,以防发和髻松散。冠板似用皮革或多层的漆布折叠作成。
    双板长冠的形状与单板长冠相同,大小宽窄相似。所不同者仅是在冠的正中有一条纵行缝,说明是由左右两片大小相同的长板并列拼合而成。秦俑坑出土的实物证明,头上戴不戴冠是区别一般士伍与军吏的标志之一。
    鹖冠是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所戴冠饰,冠的形状比较特殊,其前半部如方形板状,后半部歧分为二支扭曲旋转成双卷的雉尾形。卷尾的下部联一凹形槽,凹槽的两端各有一片圆板封堵,构成封闭式的槽形冠室,扁 髻的顶部恰好罩于冠室内。冠前半部的平板压于顶发上。冠上有带攀于冠前的平板上,另有一圆环形带套于脑后。与两带连接的带有两根条带,沿双颊下引系结于颔下,带尾垂于胸前。冠的质地硬直,似为皮革或多层漆布叠合作成。
    介帻是1号兵马俑坑中部分身穿铠甲的武士俑所戴冠饰,形似圆锥形软帽,在软帽的后边沿或其左右的一侧边沿开一个三角形的叉口。叉口的两狈(下端各有一条组带,互相交结系扎,帽顶端的尖锥正好罩住圆形发髻,帽的下沿至发际,恰好把发髻和头发全部罩于帽内。开叉处的组带系扎后,使软帽紧紧固着于头上,不易被风吹动滑脱。
    履、靴(今俗称鞋),秦俑足上大部分都穿履,少数穿靴。履均为薄底,浅帮,后高前低,前端有方形盖瓦,整体略呈舟形。形状有方口齐头履、方口圆头履、方口齐头翘尖履三种。翘尖幅度大小,也与身份等级有关,像高级军吏俑穿的就是前头高高上挑的翘尖履。根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记载,秦俑坑内的武士俑的履,当时称之为“秦履”。
    靴,秦俑2号坑出土的骑兵俑和1号坑出土的一部分铠甲武士俑足上穿靴。靴的形状类似今日人们足上穿的短筒胶靴。其形制为薄底、单梁、圆头、短筒。通筒高约15厘米,筒(即)的粗细略大于足腕,紧束于足腕上,前低后高,靴头不翘起,其大 小正好束约足面。靴的后跟及贴着足腕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纽鼻,以组带贯穿纽鼻绕足腕两匝系结于足腕上。
    靴的质地硬直,似为革靴。据史料记载,靴本胡服,赵武灵王改革服制实行胡服骑射时,中原地区始穿靴。 《说文》:“靴,属”,又说:“,革履也。”《韵会》说:“胡人履连 胫谓之络。”据此可知,秦俑坑内的武士俑足穿的靴,亦名络,今谓之短皮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