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蛤蜊


    
    《本草纲目》,蛤蜊。肉,气味:咸,冷,无毒。主治:润五脏,止消渴,开胃,治老癖为寒热,妇人血块,宜煮食之。煮食醒酒。  
    李时珍解释蛤蜊时说,“蛤类之利于人者,故名”。本草在蛤蜊名下,只说“生于东南海中,白壳紫唇,大二三寸者”,而本文中蛤蜊则泛指现代意义上的一切蛤蜊。  
    常见蛤蜊品种很丰富,有文蛤、青蛤、杂色蛤子等多种。其中价格低廉、味道肥美者当属青蛤。  
    青蛤也就六七块一斤,大小无所谓,关键在于是否肥。最简单的吃法是蛤蜊汤。把青蛤洗干净,放入凉水锅中,不用加盐,加点姜片去腥就好,因为青蛤本身就带有咸味。待大部分蛤蜊都张了嘴以后就可以关火了,不必等所有的蛤蜊都张嘴,因为免不了会有个别的蛤蜊是死的,永远也张不开嘴了,可以用勺子搅动锅里的蛤蜊。使之转动甩出体内的沙子。稍加沉淀,在汤里加少量香葱末儿和香菜末儿,就可以盛出吃了,因为锅底有青蛤吐出的沙子,注意盛时不要用力搅动。  
    青蛤汤很好地保持了青蛤的原汁原味,鲜香异常,吃过就会还想吃。  
    以青蛤为原料的名菜还有盖韭炒青蛤、青蛤汆鲫鱼等,这都是鲁菜中的海鲜菜。  
    文蛤也是蛤蜊中的美味,大文学家欧阳修就是文蛤的“粉丝”,他在诗中描写过吃文蛤的盛举,“共食唯恐后,争先屡成哗。但喜美无厌,岂思来甚遐”。  
    宁波有一道名菜:文蛤蛋花汤,做法至简,其味至鲜。将鸡蛋液打好备用,凉水煮文蛤至贝壳张开时徐徐倒入蛋液,撒上葱花,黄白翠绿间杂,诱人食欲。  
    在南北朝时还有一个关于“食蛤”的典故。《南史·王融传》中有这么一段:因遇沈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旸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说的是王融这个“名人”遭到了沈昭略的蔑视,在王融自我介绍了自己的“英雄事迹”后,沈昭略只是淡淡地说“我不知道你这些事,先吃蛤蜊吧”。  
    陈寅恪在诗作中多次以此为典,如在《重庆夜宴归作》中的“食蛤那知天下事”,在《乙未除夕诗》中有“那知明日事,蛤蜊笑虚盘”等,引这个典的含义,只是取其“不知”,不再有蔑视的意味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