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京味儿粥(1)


    
    北京人平时的饭食经常会有粥。北京人的主食常吃面食,如烙饼、馅饼、馒头、包子等,吃这些干粮的时候,粥品往往是佐餐佳肴,佐餐粥的花样很多,诸如大米粥、小米粥、江米粥、玉米面粥、玉米粥等等,冬季许多家庭喜欢熬白薯粥,夏天则喜欢熬绿豆粥和荷叶粥,对于体弱多病的人,许多家庭会给他们熬八宝粥和莲子粥等滋补粥。小米粥是京城产妇的滋补食品,所以当年坐月子的人要经常喝小米粥,而且对于原材料的产地有严格的要求,必须使用伏地(即本地)小米熬粥,不用口外小米(即张家口及其以北地区的小米)。  
    粥不仅仅是家庭餐桌上的重要角色,而且是许多饭馆和小吃店的主打吃食。早年前门外煤市街曾有一家饭馆叫馅饼粥。这家饭馆主要经营馅饼和粥,曾经红极一时,因为饭馆老板姓周,所以该饭馆也叫馅饼周。  
    侯宝林先生说的传统相声《改行》脍炙人口,其中就有一段是学卖粳米粥的吆喝,真是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当年卖粳米粥的有挑担走街串巷的,也有在街头摆摊出售的,同时配有麻花(也叫油炸鬼),这种麻花有别于天津的大麻花,大麻花在北京属于脆麻花类型,当年北京又叫油炸鬼的麻花,很像市场上的焦圈,体态稍大成品为橄榄形的圈,并不十分脆,口感有点像现在的油条。圆粒的粳米粥黏稠适度,一般的粥有加糖喝的,也有就咸菜喝的,而喝粳米粥则不同,当年北京人喜欢将麻花掰碎,泡在粥里边吃,这样吃麻花有粥味,粥有麻花味。如今谈起粳米粥,仍能引起不少老人的美好回想,可是现在粳米几乎没有了,麻花也在市场上消失了,老人们只能听听侯大师的录音,来回想当年的美味,当年喝过粳米粥的、如今还在世的大概越来越少了。  
    小豆粥是用红小豆熬的,当年有两种店铺经营小豆粥,一种是京味小吃店,另一种是具有西餐味道的咖啡热饮店,质量完全一样。小吃店用浅蓝边碗,热饮店用小墩子碗。豌豆粥是用豌豆熬的,和小豆粥一样,都是要将豆子熬开了花,这样的粥才黏稠好喝。大麦米粥是用米大麦熬的粥,米大麦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并且要长时间地熬,大麦米粥黏稠度高,具有较好的通便作用。以上三种粥都用沙锅熬制,并且都用竹把儿槟榔勺盛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