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闲话"三不粘"


    
    “提起同和居,也是光绪年间开的买卖……同和居有道甜菜叫‘三不粘’,不粘筷子,不粘碟子,不粘牙齿;所以李文忠的快婿张佩纶给这道菜起名‘三不粘’。”  
    唐鲁孙先生说的这位张佩纶,是才女张爱玲的祖父,晚清的大名士,李鸿章是他的老泰山。“三不粘”是河南安阳的一道名菜,史载兴于北宋,此菜主料是鸡蛋。估计唐鲁孙恭维张佩纶,不然以唐翁的博学,不会不知道“三不粘”的出处,这老先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鸡蛋入馔,前人有之。不过,唐宋以前,多有炙法,做法简单,及到北宋,文人们开始闻香寻食,扎堆研究膳食。安阳乃殷都故地,不乏擅烹之人,粗菜细作,是河南人的强项,这一方面是地域原因,另一方面就是文化所致。小小的鸡蛋,加以琢磨,成就了这道著名的“三不粘”。北宋南迁以后,“三不粘”传到了临安,江南的“三不粘”,颇有大宋的遗风,它和那道著名的“宋五嫂鱼”一样,挹取文人们的故国情怀,嚼之常潸然泪下。  
    国人喜欢凡事有个出处,名菜也不例外。江南把“三不粘”和唐婉联系在一块,说是陆母刁难,聪慧的唐婉琢磨出来了这道名菜。此事不耐推敲,试想陆家乃书香门第,纵使陆母千般不待见唐婉,也不会从厨房做文章,再者,唐婉也非小家碧玉,未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若唐婉蓬头垢面安心做个厨娘,陆游也不会“红酥手,黄藤酒”相思了大半生。北京“同和居”盛传的“三不粘”,噱头则更大,和大内的御厨有了关联。皇城根下的大爷们,喜欢拿紫禁城说事,动辄就是宫中的秘传,岂不知皇家的规矩是何等的森严,那帮御厨伺候着主子都战战兢兢,哪有那么多闲心去传大内的秘方?  
    其实“三不粘”的做法并不复杂,用蛋黄加水兑糖和绿豆淀粉,按四份水、三份鸡蛋黄、两份白糖、一份淀粉的比例,放在盆里,使劲搅。搅匀以后,在锅里搁上猪油来炒。厨子须一边炒一边捣,保证原料在锅里不黏,又不能炒煳。  
    炒成“三不粘”呈金黄色,蛋糕的形状即可。炒的过程中,“捣”是个关键,既不能重,又不能停,必须要把空气砸进去,若出了气泡,则全盘皆失。另外,火候非常讲究,大了不行,小了出不了颜色。甜食得漂亮,成色黄灿则为上佳,“三不粘”讲究香软绵润,嫩而鲜美,清香诱人,松软如饴,含之即化。  
    做“三不粘”最好用柴鸡蛋,至于猪油,则须十月以上的黑山猪板油(猪肉里面、内脏外面成片成块的油脂)炼制出来的猪油才有味,现在的市场上的猪肉,多是一些养殖场供应,养殖时间短,肉不好吃,就别说板油了。  
    梁实秋先生说:“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真正的馋人,为了吃,绝不懒。馋人不但擅品,甚至擅烹,想吃到正宗的“三不粘”,不妨找一些馋人套近乎。  
    真正地品美食,不是饥肠辘辘时刻,而是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似有馋虫搔抓作痒,只好干咽唾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良久回味那一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