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求食的历史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通常是问“吃了么?”其本意并不在于询问对方是否用餐,大体相当于外国人见面时说的“你好”。清早起来到外面散步,熟人相见要问一声“吃了么?”走在上班的路上,会不断有人问“吃了么?”进了办公室,同事还要问“吃了么?”甚至从厕所里出来,也要被熟人问一声“吃了么?”问者并非有什么歹意,绝对是习惯用语,随口说出;而听者也不在意,随口答应:“吃了吃了”。要是外国人遇到这种问候,肯定会恼火——你什么意思?问我吃屎没有,把我当成狗吗?  
    说起这个招呼用语,由来很早。据《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太后当权,秦国发兵讨伐,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要赵太后的儿子作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不同意,并且说谁要是再提这事,“老妇必唾其面”——啐他一脸唾沫。老臣触詟见国事危机,必须说服太后,他的办法就是先问候太后吃饭如何——“日食饮得无衰乎?”气氛由此得到缓和,然后再晓之以利害,终于说服了太后。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俗语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当然是头等大事,忽视不得。但这绝对不是中国人的独特认知,而是全人类的共识。可是,外国人见面怎么就没有这种问候?我以为应该从中国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弥漫战争烟尘的历史,统治者残酷压榨百姓,夺其口中食,剥其身上衣,百姓在“战死也是死,饿死也是死”的绝境中,只好选择抗争一条路,因为抗争还有取胜的可能,要比坐以待毙强得多。便有一时豪杰,顺百姓求生之心,用百姓抗争之力,义旗高举,改朝换代。可见,中国的历史就是百姓求食的历史。由此也可以认识到,先民们见面询问“吃了么”,这三个字所包含的历史是何等的沉重!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才解决了吃饭问题的?五六十岁的人会有准确的回答:并非在建国之后,而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他们不会忘记“三年困难时期”,每人每天只供应二两口粮,大人饿得眼发蓝,孩子饿得舔碾盘。我那时在农村一个乡镇中学读书,每天只上一节课,其他时间就到野地里找食吃。那时候,人们见面问一声“吃了么”,其中所包含的关切之情,彼此都能领略得到。  
    如今,中国的老百姓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照理说,见面打招呼已经没有必要再问“吃了么”。但是,民族的语言习惯并非随着时代生活的变更而戛然终止,它还需要一个缓冲的过程。“吃了么”这句招呼用语不妨再说它几年。说说也有好处,从中可以回顾民族的历史,珍视今天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