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明代南京妓女传下"吃蟹秘笈"(1)


    
    南京人有句老话:“秋风响,蟹脚痒。”眼下正是螃蟹大量上市的时节。吃螃蟹,看似简单平常,却是一门颇有深奥的学问。
    元代南京人怎么吃螃蟹,明代南京妓女保存了怎样独特的螃蟹吃法,南京历史上的“吃蟹达人”又有哪几位……和螃蟹有关的南京往事多得数不清。
        “蟹簖”和“照螃蟹”
    现在市面上的螃蟹,几乎全是人工饲养的,而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南京人吃的螃蟹还都是野生的。笔者那时从城东乘车,到三汊河去买蟹,价格6角钱1斤,其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时,河湖江汊旁边,到晚上常常能见到一盏盏捕蟹的灯火(马灯),照亮捕捉野生蟹的“蟹簖”。“蟹簖”是一种弯弯曲曲的竹栅,据说是仿照汉朝大将韩信的军阵而制成。
    蟹在夜晚很喜亮光,当它们向着灯光爬进“蟹簖”后,就如同进了迷魂阵,再也爬不出去了,因而束手就擒。螃蟹丰收的年份,人们甚至在岸边点起灯火,螃蟹会纷纷自动爬上岸来,不费事就能捞着,这叫“照螃蟹”。
    在古时,有的年份因螃蟹太多,将水稻都吃尽,这酿成了“蟹荒”。据记载,元朝年间,江南闹蟹荒,(这个“荒”,是“长满草”的意思,形容虾蟹太多,稻谷遭殃,可以想见,几十万计的螃蟹蠕动在田野里,如蝗虫,如蚁聚,所过之处,青苗尽被双螯钳断),而南京地区肯定也免不了。因为笔者从元朝《至正金陵新志》中查到,在“物产·鱼之品”的16个品种中,蟹名列第四,由此可见那时南京出产的螃蟹特别多。
    民国年间,《白门食谱》记载:“金陵西南乡,滨江带河,为鱼虾之聚集处。而圩中多常稔(熟)之田,稻梁所遗之穗与粒,蟹来饱食,肥大异常,团脐黄多顶壳,尖脐油亦满腹。煮而食之,最为适口,……其它如莫愁湖之蟹,亦大而且美,但出产不多,不甚易得。”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在历史上,莫愁湖所产螃蟹既大且味鲜美。
    据金陵厨艺大师胡长龄先生在《金陵美肴经》里说,过去每当金秋,南京的沙洲圩之虾与蟹,堪称一对玉馔佳肴。该书还记有“烤菊蟹”、“卷筒虾蟹”等南京传统蟹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金陵春中西餐馆”等南京老字号店以此为招牌名菜,得到社会名流胡小石教授等人的赞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