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佛闻弃禅跳墙来


     

    文/西坡
    佛跳墙是福建第一名菜,说过和尝过的人都不是很多,但听说过的人却不少。这个菜名的怪,和狗不理、驴打滚等有得一拼。
    我童年时吃过这道菜,名字记得牢,味道却早就忘光。从孩子的角度说,味道并不佳,甚至还有点怪。当年,有个亲戚在当时的南京路永安公司隔壁的闽江饭店举办婚宴。其时,在这类饭店办结婚酒席,经济条件一般相对较为窘迫,但福建人可以除外,因为他们就是为吃这道家乡菜而来的。
    记得当时的佛跳墙,盛在一只大坛子里,里面什么都有。据我家大人说,福建人吃饭,有这样一道汤,足以下饭,无须另谋小菜。所以,只要上了这道菜,其他小菜可以名正言顺地减少,这和现在叫了鲍鱼、鱼翅,小菜少叫几个,没有人会怪罪一样。这道菜的价格,一直是极昂贵的,我记得好像要五六十元一坛,差不多是一桌菜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许多人之所以要到闽江饭店吃饭,一半的动力来自于对这味佳肴的向往。
    关于佛跳墙这个名称,说法众多。有的说,这道菜太香了,香得连佛都跳过墙去偷吃。又有人说,庙里的小和尚偷吃肉,被老和尚发现,小和尚一时情急,抱着坛子跳墙而出。
    还有两种,似乎和“佛跳墙”这个出典不太相干:一是,有个乞丐捧着破瓦罐挨门逐户乞讨,讨得残羹冷炙,加上剩酒,当街回炉重烧,结果奇香飘逸。一位饭店老板闻之,颇受启发,将店中各种食材加酒治于一坛,“佛跳墙”乃成。一是,从前福建盛行“试厨”,即新娘子过门,要有一定的仪式来检验新娘子是否有“主妇”素质。相传某新娘子娇生惯养,从不近炊事。出嫁前夕,其母将各种食材各以荷叶包裹,并附以烹饪锦囊一封。新娘子刚到婆家,便被要求下厨,怎奈锦囊竟被她丢失。也算是急中生智,她将所有的食材一起倒入酒坛,上面用荷叶覆盖、扎口,文火慢炖。菜成,掀盖,香气弥漫。婆家人欢欣不已,于是,很认这个新媳妇。
    这个故事很好玩,可惜与“佛”无干,更与“跳墙”缺缘。
    还有一种传说是:这道菜本来只是将鸡、鸭、猪蹄等原料,加绍酒慢慢煨至酥烂;后来减少了一些肉类,转用海鲜,更名为“坛烧八宝”。经不断改良,食材增至二三十味,称得上蔚为大观了,便更名为“福寿全”。在闽南话里,“福寿全”是可以读作“佛跳墙”的,义音相谐,好比“家乐福”(超市),遂成“佛跳墙”这个名目。这当然有点推理的成分。
    比较可考的说法是,光绪年间,福州官银局的“局座”设家宴招待布政使。“局座”夫人乃是烹饪高手,她把鸡、鸭、猪肉放在绍酒坛中细炖,味道绝美。那位布政使赞赏有加,回家后命衙内掌厨郑春发如法炮制。郑13岁从事餐饮,在京、沪、苏、浙一带遍访名师,于烹饪颇有心得。1877年,他辞去官银局的主厨,自立门户,先在福州东街口开设“三友斋菜馆”,后改“聚春园”。他将佛跳墙的食材范围大大扩大,放入鲍参翅肚等高档品种,目标客户当然是布政、按察、粮道、盐道等“公费消费”及豪门贵族的私宴。据说有一日,几个“文化人”到“聚春园”聚餐,店伙抱出一个酒坛放在桌上,揭开坛盖,满室溢香,食之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有个秀才技痒难耐,脱口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佛跳墙之名,乃远播四海。
    我们看到的佛跳墙,无论大小,为什么都做成酒坛的模样?我推想,道理就在于它原本就是在酒坛里面烹调的缘故。
    标准的佛跳墙应该包含以下食材:海参、鱼翅、鱼唇、鱼肚、干贝、猪肚、猪蹄筋、火腿、鸡、鸭、鸽蛋、红枣、栗子、冬笋、冬菇、白萝卜等,配以鸡汤、肉骨汤、绍酒、冰糖、姜、八角等作料,用荷叶密封于酒坛,再施以木炭文火煨炖而成。可想而知,此菜价格一定不菲。现在到饭店吃佛跳墙,讲究一人一盅(不是碗状的,而是像小酒坛似的),上点品的,便宜者二三百元,金贵者则非五六百元不办。这样,一桌酒席上万也就稀松平常了。
    外行以为佛跳墙做起来很容易,只要把所有名贵食材一锅煮就行。差矣。传说台湾画家杨三郎的太太许玉燕,前后花费两个星期才做成这道菜。
    记得第三届海内外烹饪大师厨艺大赛上,有位大师的作品就是佛跳墙。我看别的大师大多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唯独他神情悠闲,泰然自若。原来,他要做的菜,早在前一日的晚上已经上手,现正在炉上文火煨炖着。只要一声令下——“上菜”,即可出菜,一点不耽误工夫。
    若问做佛跳墙有何难哉?一句话,由于食材各异,要使它们上桌时吃口都恰到好处,一般人根本办不到。办不到,就该轮到那位跳墙了——溜之乎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