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江南冬雨小食


    
    
    文/公输于兰
    小雪一过,就是淅淅沥沥的阴雨和瑟瑟寒风,虽只是初冬的温度,却有阴到骨头里的趋势。有寒意的雨能够将人带到过去,洞悉记忆中很少触及的一些场景。
    比较远的是三十多年前的江南小镇——上海三林塘,一条石板路,街的僻静处有高墙,两扇落了漆的大门,铜门环剩一个。拍几下,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位慈祥的阿婆,系着土布围裙,赶紧按照母亲事先教的鞠躬,叫一声“师奶奶好!”开门阿婆一边笑,一边用敦厚温醇的浦东话讲:“妹妹认错人呔,吾勿是师奶奶,师奶奶旯仂(沪语“在”的意思)后客堂水榭。”然后走过一个湿漉漉有石榴树的小庭院,穿过几间铺着木地板的房间,最后到一个三面有窗的临河房间。那位我要叫师奶奶的就坐在角窗前一张八仙桌旁的藤椅上。师奶奶是我母亲的老师,独身,退休后在家陪伴古稀老母。“伲是老姊妹淘,从小一淘长大的。老太太搭倷师奶奶身体不好,吾来照顾照顾。”阿婆指着师奶奶说。师奶奶长什么样我不记得了,但是那张八仙桌上的零食我倒记得,有杏元饼干、寸金糖(白芝麻糖)、熏青豆、花生、南瓜子和橘子,我跪在桌后靠窗的条凳上,扒着窗沿看屋檐雨滴在下面河里泛起的圆圈,不时转过身抓桌上食物吃,吃到口渴,阿婆就从暖窠里的方瓷壶中倒茶在小盅里给我喝。
    比较近的是几年前一个初冬雨天,到朋友在茶城开的铺子小坐。要说上海还有什么买卖能够表现出一点诗意古风,我想茶叶铺就是。无论什么时候,茶叶铺都很清静,至少一几两椅的摆设,除了茶叶,还卖一些养眼的瓷器、玉器、木器之类的。朋友是苏州女子,她在茶城不卖茶而卖家族产的木器摆件,顺带帮别人卖卖字画。她的铺子当中放着一套黑酸枝竹节茶台,茶椅是南官帽式,看上去惬意而又规矩,三面已有人落座,我去正好凑成一桌。那天是隔壁铺子的浙江姐妹拿了新到的十年普洱茶请大家品尝。茶刀、茶盘、茶勺是做工精良的竹制品,不会有异味。茶壶是耐高温玻璃的,能看到里面的普洱茶加温泡开后晕染出红酒一样的茶色。茶杯用粉彩骨瓷盅,温雅热闹。三个江南女子默契合作,一个扦茶、煮茶,一个洗茶、布茶,我的朋友则从一个雕有五毒驱邪纹样的紫砂大罐中取出煮瓜子、椒桃片、蜜枣、五香豆、盐津蜜饯等,放到漆器盘子里。偶有问生意的人路过,无论谁的铺子,要么就坐下来一起品茶,“这是熟人”,要么三言两语就走了,“这不是来买东西的,而是来闲逛炼眼火的。”朋友解释说。
    如今,三林变成一座新城,在茶城开小铺的朋友也已开专卖店去了,每天为生意奔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