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内蒙古保护传承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


    
    由多名蒙古族服饰研究专家和设计、制作专业人士组成的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服饰协会日前正式成立。 
    这个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行业组织,旨在对蒙古族服饰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搞好“产业促进、社会服务”。 
    在如今的内蒙古,曾经一度只充当草原牧民御寒服和工作装的蒙古族传统服饰又重新流行起来,成为蒙古族民众出席隆重场合必穿的服饰,曾经萧条的民族服饰制作行业也再次焕发生机。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蒙古族传统服饰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携载着蒙古族风俗、礼仪等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历代蒙古族人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着自己传统服饰的种类、款式、面料、制作工艺等。 
    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各部落蒙古族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但到了上世纪末,蒙古族服饰的多样性越来越模糊,趋于同化,日常生活中穿蒙古袍的人也逐渐减少。 为了保护、传承这一蒙古族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从2009年开始,内蒙古开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蒙古族服饰保护行动。 
    在为期两年的行动中,田野调查队走访内蒙古10个盟市,蒙古族28个部落,共采集蒙古族服饰图片资料1.5万多张,并与乡土专家和蒙古族服饰传承人召开座谈会或入户访谈形式,进一步确认和论证了各部落服饰特征和传统款式。 
    在此基础上,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和精心选择,最终确定和完成了蒙古族28个部落及蒙元时期的106套服装和34套头饰等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制作。目前,这些蒙古族传统服饰被内蒙古博物院永久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乔玉光表示,对蒙古族传统服饰的保护行动,极大地增强了蒙古族服饰的多样性,使这一传承800多年、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重新焕发本有的文化魅力。 
    今后,刚刚成立的内蒙古民族服饰协会将定期开展民族服饰学术交流活动,在规范职业标准、推动设计转化、促进服饰时尚产业发展的同时,培养、评定并推出专业设计师、工艺师、民族品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