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少数民族服饰中的文化记忆(3)


    蝴蝶妈妈:蚩尤后代历史遗痕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它的历史以往只能通过汉族典籍中少而片面的描述以及苗族人民口口相传的“古歌”等内容来了解。近年来,随着对服饰文化的发掘和整理,人们逐渐认识到苗族服饰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内在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单独的服饰本身。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用自己的方式记载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千百年来默默地向人们述说着苗族艰难而又曲折的生存故事。
    根据《苗族古歌》里的内容,对照现存的苗族图案,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苗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苗族把枫香树当作神,称蝴蝶为妈妈,相信始祖姜央是蝴蝶妈妈生的蛋,由鹡宇鸟孵化出来的始祖,这种理念在服饰和图案中俯拾皆是。
    贵州苗族的织绣和蜡染图案中,有很多蝴蝶的形象,有的写实,有的抽象,有作主题图案的,有作辅助装饰的。蝴蝶作主题纹饰出现的时候,两旁多为凤鸟形象,还有龙、虎、虫、蛇等环绕,有时图案还出现一个小孩可爱的形象。黔西县苗族妇女特意在衣服的后摆两侧做出形似蝶翅的双层镶花饰片,十分别致,可以视为蝴蝶崇拜的遗存。黔桂交界处都柳江流域的“百鸟衣”,是祭祀祖先时的专用服饰,不但色彩斑斓,通体绣有多种图案,而且衣裙周身还缀满了白色羽毛。湘黔交界处的元水流域,苗族妇女至今仍喜用飞鸟和凤凰为刺绣的主要图案。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苗族也把龙视为神物。在《苗族古歌》中,牛和龙与苗族人的祖先姜央同为蝴蝶妈妈所生,同是苗族的动物祖先。因此,他们相信牛、龙可以相通,往往视两者为一物。苗族服饰中龙的形象非常多,有飞龙、双身龙、双头龙、蚕龙、鱼龙、蛇龙、蜈蚣龙、兽龙、花树龙、人首龙、牛首龙等等。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妇女、儿童的衣饰普遍以龙纹作主题纹饰,图案有近百种,生动、活泼,充满了乡野气息。
    蚩尤是古史传说中“九黎”部落的首领,即苗族的先祖。《述异记》卷上曾提到“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牴人,人不能向”。传说他与黄帝交战,结果战败,为黄帝所俘,黄帝将他镇以木枷游街示众,然后处以极刑。为了纪念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祖宗,苗族人民还戴起了“蚩尤帽”(普定苗族已婚妇女头饰),而更多的则是在头上插“牛角”。他们先是把水牛犄角绑到男子的发髻上,以示男子像牛一样勇猛健壮,亦以此作为爱情的一种表达方式。以后随着男子社会地位的改变,出嫁的对象换成了妇女,又把戴牛角的习俗转移到了妇女头上。
    另外,苗族服饰上还留有许多历史上战争的痕迹。在《中国苗族服饰》中,有一类“花溪式”的服装非常别致,它主要分布在贵州的花溪、修文、镇宁等县的部分地区。女装为前短后长的贯首衣,因其领口镶白边,领子向外翻露时,犹如一面旗子披于肩上而被称为“旗帜服”。相传古代有个多年征战后归来的儿子看到老母亲衣不蔽体的样子,非常难过,便摘下军旗给母亲披上,撕开雨伞让母亲当裙子,扯下轿簾为母亲围腰。于是,这种服饰代代相传,成了当地苗家姐妹的传统服饰。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是人类服饰文化的宝库,徜徉其中,犹如置身于艺术历史的海洋……款式多样、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展示了各民族的聪明才智,揭示出不同的习俗和信仰,为人们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研究服饰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演讲者小传
    包燕丽,女,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1996年起主管上海博物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陈列》等。负责并参与各种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编目、研究;负责展览讲解、讲课、陈列室内容调整等。在少数民族研究方面主要论作有:《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彝族皮甲探源》、《胡人玉带图考》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