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昙花一现与黑暗中的光明(1)

一、服饰现象的背景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中西方服饰文化虽不乏相互融合与渗透,但终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特征。这与中西方拥有不同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时代的服饰形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时代背景。了解服饰形式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洞悉服饰特征与内涵的前提。 
    唐王朝为何会如此强盛?早在隋代,中国就已南北统一,疆域广大。隋的历史虽然仅有30多年,但在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艺术上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大唐盛世做了良好的铺垫。唐朝在政治上完善科举制度,打破门阀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形成政治上的统一、安定。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军事上推行府兵制,减轻了压在百姓头上的军费开支。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完善为唐朝走上富国之路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始于汉代的丝绸之路使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强,在唐代时达到鼎盛。唐与邻国经济文化往来频繁,唐都城长安不仅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各国使节、商人、留学生往来频繁,阿拉伯人、波斯人、吐蕃人、安南人都有在长安定居者。对外来文化的广采博收,加上对内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步步走高,审美文化也随之日趋繁盛,一种蓬勃的、向上的、自由的、开放的、万象更新而又日益宏大的服饰现象便展现在我们面前。 
    与盛唐相比,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封建制度的初期,统治阶级将宗教作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使得宗教大为发展。欧洲中世纪的文化主要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融入了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日耳曼文化以及东方文化,从而形成了基督教文化发展中的不同形式和阶段,即拜占庭文化、罗马式文化、哥特式文化。由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拜占庭文化从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跨越1 000余年,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继续,同时又吸收了埃及与东方文化的精华。当西罗马帝国走向没落的时候,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却比较稳定和繁荣,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地处古代东西方交通要塞,不仅是拜占庭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是欧洲大陆的经济文化中心。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使拜占庭帝国在中世纪的欧洲遥遥领先。与繁荣和稳定的东欧相比,西欧在公元5~10世纪这段历史时期,各新兴封建王国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政治混乱,经济凋零,文化落后。基督教成为封建社会的精神统治工具。教会与封建统治者勾结进行绝对的思想统治,把一切不符合其利益的世俗文化都看做异端邪说而禁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欧洲历史的黑暗时期。公元10~12世纪,西欧出现了罗马式文化,罗马式文化在拜占庭文化的基础上更注重吸收古代罗马的传统。公元12~15世纪,在罗马式文化之后,出现了哥特式文化。在被中世纪的黑暗笼罩的欧洲大地上,民族大迁移和十字军东征给西方服饰的发展进程带来了一线曙光,导致西方服饰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西方服饰史乃至世界服饰史中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二、服饰的民族交融性 
    唐代国力强大,思想开放,无所畏惧地引进吸收各国文化。唐代服饰大量吸收了异族服饰的成分,形成了独具大唐特色的服饰新形式。胡服在初唐、盛唐极为盛行,胡服是一种包含印度、波斯很多民族服饰成分在内的一种装束,使唐代妇女的装束耳目一新。胡服中最为唐妇女所喜爱的是幕篱、帷帽、胡帽和靴。幕篱是一种用缯帛制成的大帽帔,戴于头上,罩住面部以及身体,既挡风尘,又蔽面目。初时较大,像一个小帐篷。后来,幕篱由于取戴不便,加上唐女性活动愈加开放与自由,便被浅露脸面的帷帽取代了。帷帽在帽沿垂下丝网,并饰以珠翠装饰。相继的胡帽则无网巾,只扣头顶,女子面孔展露于外,更显其开放程度。胡帽多用名贵织物或羊毛织成,以彩丝、金缕织出图案,纹样新奇精美,色彩艳丽,深受唐代女子喜爱。唐代女子多戴尖锥形胡帽,穿翻领小袖长袍,领袖间用锦绣缘饰,钿镂带,条纹毛织物小口绔,软锦透空靴,这是唐代风行的典型胡服样式。中唐以后,效仿胡人发髻成为时尚。乌蛮髻、椎髻、双垂髻等源自西部民族。唐代女子面部化妆中典型的“乌膏注唇,状似悲啼”皆与西部民族有着密切关系。唐时对异族服饰的兼收并蓄,对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服饰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欧的民族大迁移和十字军东征,使南、北、西、东四方的服饰出现了大融合。民族大迁移是亚欧大陆南部农业地带与北部游牧地带国家和民族交往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发生在公元前后几个世纪的亚欧民族大迁移,直至6世纪日耳曼人在西欧建国才最后完成。欧洲民族的大迁移,带来了民族的大融合,同时也产生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渗透。长期生活在北方严寒地带的日耳曼人的服饰形式原是从御寒的目的出发,自然地形成封闭式的、窄小紧身的、四肢分别包裹的服饰形式。为了便于活动,又分成上衣、下衣两部分结构。当时女子上身穿短小紧身的丘尼克,筒袖长及肘部,裙子为筒形,用带穗的带子系扎固定,带子上装有饰针。男子上身穿无袖的皮制丘尼克,下穿长裤,膝以下扎着绑腿。这场民族大迁移,将北方日耳曼人的服饰形式带到了南方,改变了原来南方宽松形服饰体系,并逐渐成为西方服饰的主流,进而影响到当代人的衣着。公元11世纪末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封建主在宗教旗帜的掩饰下,对地中海东岸各国发动的军事殖民远征。历时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在给东方国家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把东方的服饰文化带回了欧洲。西欧人为东方华美的服饰所征服,以效仿东方封建主的豪奢生活为尚,从而使西欧服饰在量和质两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三、服饰的开放性与宗教的保守性 
    唐代女子着装的开放程度在中国服饰史中堪称为最,在日常生活中,唐代女子并非足不出户,谨守深闺,她们有单独、公开的社会活动,甚至可以结社。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不拘礼法,相对自由。与宋代以后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观念不同,唐人主张女子读书,上层社会更是注重女子的文化教育。女子可以同男子一样骑马、射箭、拔河、打球,从事多种娱乐活动。儒裙、半臂、披帛为唐女子常见服饰,短儒长裙为唐女饰特点。儒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鸡心领等,盛唐时出现坦领,里面不穿内衣,可见胸前乳沟,唐诗中曾有“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等诗句来形容此种装束。下裙腰可提高至腋下,上身仅着抹胸,外直披纱罗衫,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开放大胆到极点,堪与今日服饰媲美。唐女穿男装在当时也颇为时尚,成为唐代女子服饰的又一大特征。女子着男装,秀美俏丽,别具一种潇洒的气质与风度,这表明了唐代对妇女的束缚明显小于其他封建王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