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苗族服饰——花中奇葩(3)

苗族服饰图案的不朽价值在于培养着苗家人的历史意识,教育苗族后来者永不忘祖先故土,显示出苗家人对祖先的追忆和寻根的浓重乡思。这里,图画文字在历史的苍茫中,作为联系苗族群体生存的、最重复不已的经验,被视为本民族凝固的历史而展示与传承,使苗族群体得以在形成上拥有他们的“黄河”、“长江”、“平原”、“洞庭湖”、“城池”和“骏马飞渡”,完成其壮丽辉煌的“精神还乡”。对于没有文字的苗族,服饰图案代替了文字,发挥出文化符号的功用,从而使没有文字的苗族在这服饰文化史书中找到了自己特殊的文字,使服饰具有了历史的认识价值。虽然,任何一个民族都没能像苗族这样将服饰作为史书深切地表达历史。但是,将服饰作为历史的表象存在于许多民族之中,它已构成一种文化特征。
    丰富多彩的服饰
    苗族服饰有多少款式?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清代“百苗图”,芮逸夫先生在影印《苗蛮图册》序中说:“绘画八十二种人”。 1985 年北京出的《中国苗族服饰》、《苗装》画册等书的前言记载,苗族服饰大约有 130 种以上。贵州省 2000 年出的《贵州民族》画册记载,苗族服饰有 170 多种。《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图典》说:苗族有 100 多个支系,就有 100 多种服饰。尽管多年来人们一直未弄清苗族服饰类型的多少,但是黔东南作为苗疆腹地,苗族服饰最为丰富多彩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杨正文先生著的《苗族服饰文化》一书中,将苗族女装分为 14 型 77 式,黔东南占了 7 型 29 式,分别占总数的 50 %和 37.67 %,大大超过湖南湘西、广西融水、云南保山和省内兄弟地州。在男装目前尚存的 15 种款式中,黔东南占有 7 种款式,占总数的 46.67 %,是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
    《佩饰与织绣篇》中,有图片 119 幅,其中反映苗族的有 43 幅,黔东南苗族佩饰与织绣占 35 幅,占全国苗族的 81.39 %。 9 幅反映侗族佩饰与织绣的图片全部是黔东南侗族的。 2 幅反映革家佩饰与织绣的图片也全部是黔东南的。黔东南佩饰与织绣在该篇中共有 46 幅,占全国各民族佩饰与织绣图片的 38.66 %。
    苗族服饰不仅款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而且是最能代表该民族特征的物品。无论哪个民族都没有像苗族这样将服饰图案作为史书,深切地表述历史。苗族的服饰无处不向世人昭示:我们是苗族,我们来自黄河之滨、长江之畔;我们长途迁徙,历尽艰辛;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苗家人倾其心血去绣、去染、去展示他们的情结,才有如此优秀的,民族特色极强的苗族服饰艺术。
    黔东南位于南方山区,绵延的山地,交通闭塞,加上农耕文化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山地的自然阻隔和心理上的自我封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同一民族各支系群体间的相互沟通,于是形成了文化地理上的错落分布。各民族间,民族支系间、服饰纷呈、语言难通、方圆百里、风俗颇异。以至形成了,苗族有 100 多个支系,就有 100 多种服饰的状况。
    多姿多彩的头饰
    把自己的图腾物作为饰品佩戴是很多少数民族的共同习俗。苗族也不例外,他们把自己的图腾牛的大角顶在头上,对牛的崇拜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文献中有:蚩尤驰骋中原时“铜头铁角”的记载,说明蚩尤部落的图腾是牛。同时,大水牯牛亦是力量和强大的象征。在以前,苗族银饰中佩戴银角有明确规定:只有鼓藏头家、巫师家、寨老家才能佩戴银角。这也反映了银角在苗家人心中的图腾地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