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悲歌:太平天国西征的失败与胜利(4)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1:11:01 中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湖广总督杨霈善于因人成事。湘军攻陷武汉三镇后,杨霈认为湘军锋锐正盛,上奏要求与曾国藩联兵东征,自任长江北岸战事,湘军负责江面与长江南岸战事。其时,曾国藩认为湘军情势有可虞者四:第一,破城以后,水陆弁勇各获财物,颇有“饱则思□之意”。第二,屡胜之后,志骄气盈,略为散漫,暗挫败之机。第三,武汉逃出之太平军屯集蕲、黄,众逾数万。尤且自岳州至金陵,久为“发逆”占据,“小民蓄发纳贡,习为固然”。万一官军稍有挫失,则“四面皆贼,饷道易断”。第四,水陆东下,离开湖南愈远,补给线长,万一粮米中断,弁勇有哔溃之虞。本来曾国藩想休整一番,再沿江东下。由于受到清政府的催促,不得不于十一月上旬与杨霈联兵东进。十一月,湘军连陷大冶、兴国、鄂城、半壁山、富池口等地。杨霈在长江北岸则龟步前进,当湘军与太平军争战于半壁山、田家镇时,才侵驻黄州。 当一八五四年九月四日湘军侵占金口后,石风魁发现情势严重,派北王韦昌辉的侄儿韦以德从武昌赶回天京禀报军情,引起了杨秀清的严重关注,命令燕王秦日纲巡查长江,锁守田家镇,构筑“坚固营盘,并造木□水城,在江心挽泊堵御。”又命东殿承宣涂镇兴将在天京造成的木□一座,押送田家镇。秦日纲根据东王的指示,在半壁山与田家镇之间设置铁链、木□,形成一道坚强的拦江工事。东王杨秀清与燕王秦日纲企图以单纯防御战术阻挡湘军的攻势,结果失败了。一八五四年十二月,曾国藩一方面命令湘军水师摧毁拦江工事,沿江直下,炮轰九江,同时调集陆师渡江而北,先后攻陷田家镇、黄梅等重要据点,秦日纲、陈玉成等退守安徽宿松等地。一八五五年一月上旬,曾国藩集中水陆师围攻九江。西征军事大有岌发不可终日之势。严峻的现实,迫使杨秀清改弦易辙,以智勇双全的翼王石达开为西征军统帅,给西征军事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八五五年一月,石达开从安庆来到湖口,严令检点林启容坚守九江,丞相罗大纲坚守湖口及梅家洲,他自己则驻扎湖口,登望楼观察军情敌势,经过分析后,决定采用攻势防御战术。他认为敌军的强大在水不在陆,应该利用坚守九江、湖口,消耗湘军兵力,挫其锐气;守中有攻,首先应从击破敌军水师入手,然后反攻武昌。 湘军水师战船由快蟹、长龙、舢板组成。快蟹最大,配备头炮、尾炮、舷炮,火力最猛。长龙次之,能进入港口。舢板以轻快见长,其职能是翼护快蟹、长龙。一月二十九日,湘军水师轻快船只中计,一百二十余号开龙、舢板、弁勇二千余陷入鄱阳湖,被太平军堵扼在鄱阳湖内。余下湘军水师大型战船停泊湖口江面,如虫去足,如鸟去翼,失掉了护卫。一月二十九日、二月寸一日深夜,月黑风高,惊涛拍岸,石达开运用小划子火攻战术,插入敌方船群,先后焚毁敌方战船百余号,湘军水师败不成军,曾国藩急得再次跳江自尽,获救后逃入九江罗泽南陆营,“终日惶惶,如坐针毡”。湖口、九江大捷后,石达开命燕王秦日纲、三十检点陈玉成发动反攻。三月三日,克复黄梅。十六日,大破湖广总督杨霈的广济大营,杨霈败不能止,逃往德安。西征军马不停蹄,连下黄州、汉阳。四月三日,三克武昌,西征军反败为胜,出现了西征胜利的新高峰。 结束语 西征军从一八五三年五月出师,至一八五五年四月三日克复武昌,使太平天国的军事胜利出现了新高峰。在整个西征过程中,太平军方面的军事形势几伏几起,波澜横生。太平军三克武昌的军事胜利,是来之不易的。 根据西征二年中军事形势的起伏,整个西征战争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西征出师,到一八五四年一月攻克庐州,开辟了安徽根据地。第二阶段:从西征军开辟湖北、湖南根据地,到同年十月湘军攻陷武昌。第三阶段:从一八五四年四月武昌失陷,到同年年底湘军进犯九江、攻陷黄梅。从一八五五年一月西征军易帅,到同年四月三日攻克武昌为第四阶段。 自从金田起义以来,总的来说,太平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使掌握西征大权的东王杨秀清滋长了骄傲情绪与轻敌思想。这在西征第一阶段中是有明显反映的。西征军出师后,二克安庆,并不切实占领,而是大军西向,围攻南昌。由于太平军在安徽立足不稳,南昌清军却能从湖南得到接济,遂使西征军围攻武昌三月,劳而无功。杨秀清逐渐从南昌战役中汲取教训,命令撤围,北攻九江,同时分兵三克安庆,重兵驻守;而以西征军主力沿长江北岸西进,占领汉阳、汉口,试探敌军虚实,然后迅速退屯黄州,命胡以晃等率西征军主力回攻庐州,旁掠其它州县,建立地方政权,完成了开辟安徽根据地的战略任务。这是西征战争第一阶段最重要的战果,因为开辟了安徽根据地,太平军才能以安徽为依托,进而开辟湖北根据地。在西征的第三阶段中,燕王秦日纲等在鄂东田家镇、黄梅失守后,犹能退守安徽的宿松、太湖,伺机反攻。在西征的第四阶段中,翼王石达开正是依仗安徽根据地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援,才能于湖口、九江大败湘军水师的。如果说太平军三克武昌,是西征胜利的新高峰,那么这次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西征军开辟了安徽省根据地。该应说开辟安徽省根据地是东王杨秀清英明的战略决策。 (责任编辑:admin) |